第102章 第102章(2/2)

 “殿、殿下?请问这位公子,为我们钦州赈灾的是哪一位殿下?”老人被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询问。

 其他百姓也循声聚集过来。

 学子立马过去回答:“陛下忧心钦州地动之事,瑞亲王嫡长子裴妙珩殿下亲自请命来钦州赈灾,为百姓排忧解难。”

 “同行者还有当朝最年轻的状元慕书玉慕大人,一等辅国将军之子诸劭亭诸大人……”

 “老丈,你们放心,只有我们大家一起努力,钦州之难一定会过去的!”

 “真的会过去么。”有妇人眼含热泪问道。

 她的丈夫、儿子皆不幸死在了这场地动当中,就算她幸运存活又如何,还不如一同死了去。

 学子郑重点头:“一定会!有殿下在,我相信这场劫难最终会过去,团结一心就能打倒绝境,陛下和殿下就是我们百姓最坚实的后盾。”

 即便没有慕书玉要求,这些学子们也能够说出振奋人心的话语。

 而与此同时,钦州各处拉起横幅,上面写着“万众一心、抗灾救济”“灾难无情人有情,钦州百姓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大爱无声、大义无言,为生者祈福,为逝者哀悼”之类的语句。

 每日,便会有学子站在这些横幅的下方或讲解实时报纸上面的内容,或者讲故事。

 没错,就是讲故事。

 慕书玉带来了一些书籍,其中有适合大人听的故事,例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还有适合孩子们的故事书,比如《西游记》,比如慕书玉暂且未发行的故事三百首,其中有童话故事。

 还有根据论语等书籍改编的故事,通俗易懂,带有图文注释。

 ——孔子的孩子为何取名为鲤?子贡守丧,颜回输冠……

 用简单童趣的话语来传达知识和道理。

 随着开讲,百姓们渐渐的被吸引而来,精神上的满足开始让他们短暂的忘却身体上的伤痛。

 尤其是在读故事三百首这书时,每个故事提取十字,由简到难,可让孩子们来进行学习,这些学子们便顺势教了。

 不论是写在纸上还是地面,围着一圈的孩子都听得无比认真,就连一些大人也忍不住过来听讲。

 钦州开始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大概福气相连,这一日,有消息从京城传来。

 江南五年,并不只是待在江南,慕书玉曾随着尹道元到过海边,有幸结识一个时常出海的商队。

 这群人完全是以海上为家,在海上的时间比在陆地上还长,潜泳、闭息皆厉害无比。

 她和老师遇上时,这个商队正从一本游记上了解到海的那边竟也有陆地,他们便想过去找找看,见识一下不同于大盛朝的陆地又是什么样的。

 那本游记慕书玉借来看过,心里当即有了些想法,她悄悄制成了一本破烂的古书,上面记载了玉米、番薯、土豆、辣椒等农作物。

 有些只有图片,有些是零星几句话,记载不全。

 可单就土豆提到了种植产量也足以令人心动。

 慕书玉将其交给了海上商队的头领,希望他若出海真的见到另外一片陆地的话,还请找一找这些植物。

 不过,慕书玉倒也没有全然将希望寄托于这个海上商队。

 待她为官,自然也可以找机会说动陛下或者殿下,到时候再根据这本古书派人出海寻找也可。

 但自京城而来的消息却言明了,尹道元外出游历时恰巧碰上要来京城的当初那一海上商队,他们竟然找到了书里的一些农作物。

 意识到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商队头领没有耽搁,一路便前往京城,谁知路遇尹道元。

 如此,到京城后有了尹望的引荐,天晟帝便也顺利得知竟也产量如此之高的农作物。

 只可惜,这些是在钦州地动后才被送来京城,但此刻开始种植,却也不算晚。

 这海上商队的头领向天晟帝呈上了当年的那一本古书,破破烂烂,几乎一碰就碎,没有封皮,就连内容都是残缺不全。

 这样一本书即便放在眼前估计也不会有人去翻看。

 可慕书玉当年状似天真的请求头领寻找书上画着的植物,原本头领答应下来也不过是玩笑照顾小少年的自尊心,根本就没有放在心里。

 谁知等他们顺利找到那片陆地,竟真的发现与书上一模一样的植物,再一询问产量,头领都惊了。

 原以为小儿玩闹异想天开,居然真是如此。

 好不容易历经一路海上的风暴雨水回来,这商队的头领也是义气,连带着人便赶往了京城。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02章 第102章(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穿书]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满级画师的古代科举日常[穿书]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