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香药脆梅(1/2)

 去开封府的路上,谢钰一直在想,范石溪和徐茂才二人在凉州任职时,官阶最高不过一方知县,可谓位卑言轻,并不足以左右朝堂,那么他们又会在凉州之战中扮演什么角色?

 之前范石溪身上挂的血幡明确写他“忘恩负义”,他忘了谁的恩,又负了什么义?

 还有,凉州大战结束后,范、徐二人迅速右迁,一跃两品四级,先后官至知州,晋升速度不可谓不快。

 若推断成真,那么是谁举荐?举荐之人必定就是幕后黑手,或之一。

 而先帝驾崩后,两人的原本平铺直上的青云之路骤然受阻,显然他们并不太受当今器重。

 范石溪递折子请求告老还乡时也才五十来岁,若在官场,可谓正值壮年,他又没有严重的病痛,为何提前退出?

 是靠山倒台,他意识到在当今手下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抑或是感觉到了某种潜在的威胁,所以溜之大吉?

 至于徐茂才,在离开凉州后出任知州,兜兜转转筹谋到天子脚下,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可饶是这么着,最终也还是倒在知州任上。

 谢钰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缰绳,心中飞快盘算起来。

 照这么看来,范、徐二人的靠山,或者说幕后主使很可能就是先帝末期纵横朝堂,却又在当今登基后骤然失宠、隐退的高阶官员。

 想到这里,他已迫不及待回去拉名单了。

 行至开封府门口,守门的衙役冲他抱拳行礼,“谢大人!”

 谢钰翻身下马,官靴落地的瞬间,突然想起一个本该早就注意到的细节:

 若天武年间朝中真有人弄权,先帝知道么?

 先帝驾崩时他年纪还小,只隐约记得皇祖父晚年性情大变,也令谢钰对皇宫更加排斥。

 或许是病痛的折磨,或许是对于死亡的恐惧,抑或是对权力的贪婪,让先帝变得暴躁而多疑。

 就连曾经被视若掌珠的宁德长公主,也因当时初入朝堂的驸马谢显多次冒死直谏而被大加呵斥,父女二人的关系数次濒临决裂,宁德长公主一度公然拒绝出席除夕宫宴……

 对这样一位行至末路的敏感又多疑的帝王,朝中动向真的会瞒过他的耳目吗?

 解密就像拆线团,一旦抽出一根线头,思维便犹如脱缰的野马,疯狂奔驰不受控制。

 谢钰的脑海中仿佛刹那间炸开十几朵烟花,海量记忆碎片和大量随之而来的猜测令他应接不暇,几近晕眩……

 若果然如此,母亲不肯亲手揭秘也在情理之中了。

 常言道,子不言父过,纵然先帝一度昏聩,但他对宁德长公主的疼爱做不得假。

 甚至在垂危之际,他曾短暂地恢复曾经的英明,重新召见了爱女。据说当日父女二人抱头痛哭,冰释前嫌,先帝更不顾病体亲手写下遗诏,许她和驸马的爵位三代不降。

 他是帝王,也是父亲,在宁德长公主心中,对他的记忆绝对是极其复杂的。

 见谢钰站在原地不动,元培上前道:“大人?”

 疯狂汹涌的思绪像受到召唤的倦鸟,退潮海水般迅速回归脑海。

 谢钰缓缓闭了闭眼,“没事。”

 见他不想多说,元培也没有多问,只是道:“大人前些日子实在太累了,还是好好休息,不然公主和驸马该担心了。”

 谢钰完全没有注意他说了什么,一边往里走,一边重新思索起来。

 先是范石溪,再是徐茂才,那么下一个是谁?

 若真是她做的,绝不可能就此收手。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开封不比其他地方,各处耳目众多、守卫森严,万一失手……

 谢钰皱了皱眉。

 若当日自己不请她一并来开封,就好了。

 不,不对,他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

 即便自己不说,事实也不会改变多少,或许将来的某天他们也会在城中某个角落擦肩而过。

 以陌生人的身份。

 这么想的话,似乎还是现在的情况比较好。

 “马姑娘呢?”谢钰忽然很想见她,便问前面经过的衙役。

 “啊,马姑娘去百花楼了。”衙役爽快道。

 谢钰:“……”

 所有的复杂感情仿佛都伴着这几个字戛然而止。

 呵呵,去青楼。

 果然还是白担心了!

 见谢钰拉了脸,元培马上问:“不是案子都结了吗,她又去那里做什么!”

 百花楼里又没有小倌儿,她去了能干嘛?

 那衙役皱巴着脸道:“卑职也没问呐,只是听旁人说的,哦,好像出门时还背着药箱子,是不是顺便义诊去了?”

 元培松了口气,马上转过去对谢钰解释道:“大人,您听见了吧?二两就不是那种人嘛,之前她不是说有个□□得病来着,指定是复诊去啦!”

 谢钰的脸色神奇地好转,却一言不发,只哼了声,便头也不回往书房去了。

 谁管她是怎样的人!

 被扔下的元培和那衙役面面相觑,俱都苦恼非常。

 这到底什么意思嘛,解释不高兴,不解释也不高兴。

 真难伺候!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41章 香药脆梅(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开封府美食探案录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开封府美食探案录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