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山水之间(二)64

  李擎满口应下后,她就拎着背篓径直向山上走去,晏如陶连忙跟上。

  他走在她右手靠后的位置,看到她腰间悬着那枚白玉

  双螭鸡心佩,不禁扎下头咧嘴笑着。今日是她的生辰,佩戴着他送的礼物,此刻又一前一后上山同游,实在叫他心神激荡。

  林翡自是不知,想着昨天临别送阿兄生辰礼时,他翻看着自己请人誊抄的《金乌枪法》,很是欢喜,随口提了一句“听闻还有精进版的《金乌枪法》,是从前定国长公主命人编撰的,似已散佚。能寻得这版已是难得,多谢阿妹!”

  她这本书是昔日同窗辛泉寻到的,他家藏书颇多,因听闻林家大郎的枪法在军中颇有盛名,欲赠此书。

  林翡不敢夺人所爱,从自己积攒的钱中拿出两百文请书铺的人誊抄一本,将原本还给辛泉,再三感谢。

  定国长公主……那问问消息灵通的晏如陶,没准儿能有收获。

  晏如陶见她冷不丁地转过身,吓得脚下险些一滑,好在勉强站稳了:“怎……怎么了?”

  只见林翡脸上挂着笑,长眉弯弯,清晨的阳光穿过树林笼在她身后,连发髻都镀着一层轻薄透亮的光。

  她的笑容很是灵动,背着双手拎着背篓,像是脱离了樊笼的一头小鹿。他忽然想到,每当在山水草木间,她都比在京中要轻灵快活许多。

  林翡看他发愣,以为自己忽然回头吓着他了,张开手指在他眼前晃晃:“晏郎君?”

  晏如陶回过神:“是有什么事?”

  林翡笑笑:“同你打听打听。”

  晏如陶趁机走到她旁边,并肩顺着小径向

  山上走去。

  “你可知道定国长公主?”

  晏如陶想了想说道:“听我阿娘提起过。定国长公主薨逝时我阿娘才刚记事,是因太后外祖母常说起这位姑外祖母,我阿娘这才知道一二。对了,她极擅使长枪,杀敌时阳光照在锃光发亮的枪尖上,似是金乌神附身,所向披靡。”

  他知道她定对长枪感兴趣,因此先挑这部分来讲。

  果然,林翡听到“金乌”二字,眼神发亮,追问道:“那你可听过定国长公主编撰过枪法的书籍?”

  “这事没听说过。我找机会问问我阿舅,他肯定比我阿娘知道的多。”

  林翡讪讪地笑笑,她可没想惊动官家,只好说:“若不麻烦的话……”

  晏如陶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我就说是我想练枪,不会提到你的,放心。”

  见他如此善解人意,林翡更加感激:“那就多谢晏郎君了。”

  他低头笑笑,一边弯腰去拾路边掉落的枯枝,一边搜肠刮肚去想更多的信息。

  两人背篓装得满满当当地下山,林翡肚子里也装了满满当当前朝长公主们、今朝公主、郡主们的逸闻,晏如陶还很是惭愧。上回光顾着说后妃皇子,把这些都忘了。

  像什么“颍阳很是霸道,最近爱吃哪道菜,宫人们也都得跟着吃”“端华阿姊极爱蜜饯,给孩子起的乳名就叫‘红果儿’”之类的还可听之一笑。

  可林翡听他说“外祖在世时,襄王成婚数年只

  得了两个女儿,就是宜安郡主和之前找你麻烦的秀仪县主,这八成是外祖最终没选他的原因之一。我怀疑是早年间给他治腿疾的大夫有点问题,听说他后来去为聂家效力了”的时候咽了咽唾沫,皇权交接这种事情倒也不必讲得如此直白……

  也不能白听两耳朵秘辛,林翡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夸他的角度:“晏郎君真是博闻强识,过耳不忘,口才又佳,两朝的故事听你一说真是尽在眼前。”

  晏如陶先是一喜,忽又担忧自己啰啰唆唆,倒显得像在嚼口舌。

  “瞧我,一时兴起只顾着自己讲,也不知你爱不爱听。不如你讲讲阿鸾,我心里也有个数。”

  要让林翡说说自己,她最多讲两句棍棒枪法的事,可提到幼妹,自然就打开了话匣子。

  不知不觉就快走回河边,晏如陶只恨这路太短了些,若能同她聊上一整天,该有多畅快。

  林翡和他说了一路,心情也很放松,甚至看到李擎一行人在河畔冲自己这边挥手,也难得地扬扬手臂回应。

  李擎不禁喃喃道:“就知道阿鹭嘴硬心软,看,果然向我挥手了。”

  元芝公主嗤笑了一声,阿鹤和阿鸾也低头闷声发笑。

  林翡走近一看,他们居然真有收获。除了两条鳜鱼外,还有一些翘嘴鲌、沙胡鲈子和不知名的小鱼,而且已被料理干净。

  她有些惊讶:“是谁去鳞剖腹的?”

  李擎是里面年纪最大的,可不像如

  此细心的人。

  “本来想等你们回来再收拾,可六皇子说他会。我负责把鱼摔晕,他拿出随身带的匕首教我去鳞、去鱼脏。我怕公主她们年纪小、见不得血腥,让她们回马车上歇息,谁知一个比一个胆子大,都凑在旁边看,最后居然敢拿着料理好的鱼去河边清洗干净。”

  林翡听李擎说完,瞪大了眼睛去看其余几人,叹赏道:“真叫人刮目相看。”

  晏如陶对六皇子说道:“阿琅,有回我去霁云宫,你说有两道菜是你亲自下厨做的,我还不信。看来你说贵姬教你下庖厨,真不是玩笑话。”

  “我怎会诓骗你?会走路时,阿姨就让我在庖厨内看她做菜,㓾鱼这类事五六岁就开始学着做了。”

  “㓾鱼?”林翡没听过这个词。

  六皇子耐心解释道:“阿姨家乡在古楚地,是当地的方言,意为剖鱼去内脏。”

  林翡恍然大悟,点点头。

  他接着说:“阿鸾说马车上带了盐巴,取了之后已将鱼腌制上,只等着你们的柴火。”

  晏如陶看林翡欲取下背篓,下意识就跨了两步站在她身后。

  林翡回头,看到他垂着眼正准备接过自己的背篓,微微一愣,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道了声谢,将背篓递给他。

  他发觉她在看自己,心如擂鼓却故作自然地接了过来,连听到她道谢后嘴角弯起的弧度和颔首示意的幅度都倍加克制。

  他慢吞吞地取下自己的背篓,心里还

  在回味方才与她靠近的情景,李擎迫不及待地冲过来把他的背篓一扯:“你俩爬山都不饿吗?快来生火,我要吃鳜鱼!”

  元芝公主擦了擦嘴上的点心渣儿,拍拍手就起身要来参与,阿鸾、阿鹤也凑了过来。

  几人分工,李擎去垒石头搭火灶,六皇子和林翡有匕首就去削尖树枝将鱼串起来,阿鸾和阿鹤去马车里拿火折子和引燃的稻草,元芝公主陪着晏如陶筛出有些湿润的树枝。

  火很快生了起来,不多时,已经闻到鱼肉的香气。

  李擎三人负责烤,六皇子来回踱步盯着火候,众人连闲聊的心情都没有,眼珠子都在火上,生怕哪条鱼烤焦了。

  嚷嚷着要吃鳜鱼的李擎终于如愿以偿,他也不贪心,分给了劳苦功高的六皇子半条,剩下一条鳜鱼就让给了三个小家伙。

  晏如陶本来还想给林翡争取半条鳜鱼,结果她拿起了两条翘嘴鲌,递给了他一条。他心里一美,也就不再多言,怕反倒惹她不悦,便闷头吃起来。

  元芝吃了小半条鳜鱼,又拈起一小条沙胡鲈子:“自己捞的、烤的,就是好吃。”

  晏如陶打趣道:“这话要说也得是阿琅说。”

  元芝挑挑眉:“我也拉了网、生了火,当然也说得。”

  这些鱼自然不够吃,元芝的婢子又捧来了两屉糕点,众人吃罢,李擎满意地长叹一声,倚靠在大块石头上晒太阳,阿鸾和元芝畏热,躲回马车上说悄悄话

  。

  林翡在河边净了手,从石滩走到草地上盘腿坐下,看阿鹤和六皇子比着打水漂。

  她余光看晏如陶走过来,隔着两步距离坐下,她偏过头看他:“看到六皇子和元芝公主,我对阿鸾入宫稍稍放心了些。”

  晏如陶双手撑在身后,回了她:“你先遇上秀仪,后来又是四皇子和颍阳,担忧也是难免。宫里诸人虽偶有争端,但近些年还算安宁。”

  听完他的宽慰,林翡想,今上年近不惑,储位之争还未摆上台面,似乎确实不必过分忧心。

  至于世家与寒门的争斗,阿鸾在宫内有皇后庇护,应当不会受到波及,再激烈的利益冲突,也是限于朝堂之上。

  但事实证明,林翡所想还是太过简单。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三十章 山水之间(二)6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星河鹭起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星河鹭起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