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54

  文哥儿热情地给离自己最近的丘濬介绍道:“您尝尝看,这可是我亲手腌的酸笋!”

  他说完还率先夹起一块色泽仍保持着嫩黄的酸笋,咔滋一口咬下去,顿时满嘴都是那独特的鲜酸味道。

  丘濬见文哥儿吃得香,按捺住满心狐疑夹起一根尝了尝。

  “好吃吧?好吃吧?”文哥儿在旁边积极追问,眼睛亮亮的。

  丘濬道:“还行。”

  文哥儿不满丘濬只给了“还行”的评价,哼哼唧唧地接着吃了起来。

  坐在丘濬旁边的李东阳见文哥儿和丘濬都吃了,也夹起自己碗里的酸笋咬了一口。

  出乎李东阳的意料,这东西闻起来不怎么样,吃进嘴里却有种特别的鲜爽。

  春笋的嫩尖密闭在坛子里酝酿了十多个日日夜夜,仿佛把整个春天的鲜美攒在坛中发酵出来,一口咬下去只觉它有着别样的脆爽、别样的鲜酸,竟是没从别的腌菜尝到过的特别滋味。

  这种略微带点酸味的东西,永远都是吃了一口就想再吃两口!

  李东阳又尝起了碗里的米粉来,米粉泡在酸笋煮出来的粉汤里,吃着也十分开胃。连卖相最佳的卤肉瞧着都没那么吸引人了!

  谢迁几人见李东阳先动了筷子,还不止动了一次,一时不知李东阳是不是装出来的。

  毕竟以李东阳那促狭的性情,很有可能装出好吃的样子骗别人下筷!

  还是年纪最小的杨慎好奇心重,悄悄转头问过文哥儿“真的好吃吗”以后便试着夹了根酸笋尝鲜。

  还挺好吃!

  就是他还太小,碗里不管是酸笋还是卤肉米粉都比别人少,真就是给他尝个鲜而已。吃不够!

  谢豆见两个小伙伴都吃了起来,努力给自己做起了心理建设,嘴里念念有词:“不臭,不臭,一点不臭。”

  旁边的谢迁:“…………”

  谢迁听了满耳朵的“不臭”,感觉鼻端那味道更加萦绕不散了。

  这时李东阳笑睨着谢迁说道:“怎么?于乔你不敢吃?”

  文哥儿一听,顿时觉得自己只顾着吃,忘了招待老师!

  这不应当!

  文哥儿立刻停下筷子眼巴巴地看着谢迁:“您不喜欢吗!”

  谢迁:“…………”

  算了,吃就吃吧,连杨慎这么小的娃娃都吃得欢,能难吃到哪里去?

  谢迁几人都陆续动筷,等吃到嘴里了,他们才发现自己刚才根本没必要那么犹豫,这味道比预期中好多了。

  这东西虽然吃起来不至于惊为天人,配着这么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吃上一顿却是十分相得益彰。

  等到其他菜陆续上桌,大伙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来自南方的腌酸笋,筷子总不由自主地伸向那盘酸笋炒肉。

  这么一顿便饭吃下来,竟也算是宾主尽欢。

  文哥儿作为请客的东道主,很积极地送客人们出门去,表示明年出春笋时他一定再亲手腌一坛邀他们过来吃!

  李东阳道:“行,明年我们再来吃。”他应下了来年的“酸笋之约”,又笑得很是和气地追问,“不过你今天可有动笔写文章?”

  文哥儿安静得像只小鹌鹑。

  可恶,最怕老师突然问你作业写了没!

  他一整天都在惦记着自己那坛宝贝酸笋,哪里有功夫写文章!

  “我在打腹稿!”文哥儿狡辩,“得打好了腹稿,下笔才能心里有数!”

  李东阳伸手揉了揉他脑袋,说道:“行,那你好好打腹稿,我等着看你写的新文章。”

  乐颠颠玩儿了一整天的文哥儿顿时蔫了。

  议论文可真是太难写了!

  有没有人记得他才三岁呢!

  文哥儿蔫了吧唧地回去琢磨怎么在下个旬休日前把文章写出来了。

  翌日一早,王华出门上衙去,路上遇到恰好也在这个点出门的邻居。

  邻居好奇地问:“你们家昨天怎么了?有一股很重的味道!”

  王华:“…………”

  王华一阵沉默,只得稍作解释,表示是自己儿子请他几位老师以及丘尚书吃他自己腌的酸笋。

  王小文干的事,和他这个当爹的可没关系!

  邻居一听是吃的,顿时震惊了,表情很有些一言难尽。

  那味道,居然是能吃的东西!

  与这位邻居一样震惊的人还不少,主要是长安街嘛,往来的都是朝中同僚,即便不是住在王家隔壁的,下衙经过王家时也能闻到里头飘出来的那股子浓郁味道。

  ……还有不少人看到李东阳他们一起进了王家。

  这几位赫赫有名的翰林学士到底相约做什么去啊?!

  等到王华那位邻居到了自己衙门里,忍不住和人分享自己从王华那得来的第一手消息:他们是被王华儿子邀请去吃那东西的!

  想来肯定是小孩子瞎折腾,做出来的吃食明明狗都不吃,几位学士却是不忍叫年幼的学生失望、强忍着那股子怪味下筷子!

  感天动地师生情!

  不愧是几位最有前途的翰林学士,为了教导学生竟作出这样的牺牲!

  但凡那天曾路过王家的人都感慨不已。

  李东阳对此一无所知,他甚至还写了首谐趣小诗,赞美酸笋这种闻着臭吃着香的南方食物。

  这时候的李东阳还年轻,没生出文坛领袖的偶像包袱,写诗从来不论雅俗,感觉来了便下笔。

  当初他归茶陵省亲时还曾就着故乡山水写过二十余首《竹枝词》,写的皆是省亲途中的所见所闻,十分清新活泼。

  如今他提笔写出首《咏酸笋》来,本只是游戏之作,写完却觉语句间隐有杨万里的谐趣,看似言语白俗,实则越读越有滋味,倒是与酸笋此物两相照应。

  李东阳反复读了几次,越读越是喜欢。

  比起字数过多的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这么一首短诗倒是挺方便,书信往来时随手抄录下来夹进信里便成了。

  同样的,诗词也比文章容易在周围的友人间传开。

  没过几日,李东阳不仅把给远方友人们的信寄了出去,还成功让周围人都读到了他的新诗。

  曾经在他们聚众吃酸笋米粉那天路过王家的同僚们:?????

  你自己给学生面子吃了就吃了,居然还要写诗骗别人吃?!

  过了,有点过了,溺爱学生要不得!

  当然,还是有不少没亲自闻到那味道的人读完诗后非常好奇:你说的臭是什么臭?你说的鲜是什么鲜?

  有些门路广的人家到市面上一打听,竟真叫他们买到了今春刚腌好的酸笋,按着李东阳的新诗煮了吃。

  ……京师开始出现此起彼伏的酸笋味,这家不信邪地煮过了,那家又不信邪地煮一下。

  于是在文哥儿出门去杨廷和家学棋的时候,就闻到了某户人家飘出来的酸笋味。

  文哥儿可不知道这事和自己还有那么一点关系,转头和金生讨论道:“上次何叔还说京师没多少人会腌酸笋,这不是走几步就有吗?”

  金生也不知晓是怎么回事,搔搔后脑勺说道:“回去后让何叔瞧瞧这是不是他老乡。”

  文哥儿连连点头,记下了那是谁家府邸。

  两人来到杨廷和家里,杨廷和还没回来,文哥儿便和杨慎凑一起嘀嘀咕咕。

  杨慎告诉文哥儿,那天他们父子俩回来以后,他娘勒令他们立刻去洗澡,要不然不许他们进房!

  杨慎至今还很有些震惊,因为他当时根本不觉得自己身上臭臭!

  文哥儿略一思索,当场给杨慎背起书来:“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杨慎没读过这句话,皱起小眉头,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实话实说:“不懂!”

  文哥儿解释:“就是你和香香的待久了,就不觉得香了;你和臭臭的待久了,就不觉得臭了!因为你已经被它们同化了,自己当然闻不出来!”

  杨慎一脸恍然,由衷夸赞:“师兄,懂真多!”

  “一般般,也没有懂很多,就一般般啦。”

  文哥儿那洋溢着骄傲的语气可以说是半点谦虚味道都没有。

  作者有话说:

  同僚们:震惊!李东阳为了学生竟做出这样的事……

  李东阳:?????

  *

  二更来啦!

  今天依然很勤奋!

  *

  注: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出自《说苑》引用孔子的话,原句比较长,大概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要谨慎交友”的意思!

  孔子曰:“不知其子,视其所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又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故曰:丹之所藏者赤,乌之所藏者黑。君子慎所藏。”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74章15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戏明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戏明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