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472

  傍晚朱祐樘得知朱厚照竟还想偷偷溜出宫去,一时也不知该不该夸自家皇儿脑筋灵活。

  他不答应让文哥儿进宫长住,他就包袱款款想跑宫外去!

  还是文哥儿这小神童有办法,三言两语就把这小子给哄住了。

  至于两个小娃娃捣鼓什么“宫门驿站”,朱祐樘想了想,也没阻止,由着他们通信去。

  另一边,文哥儿出了宫,心情顿时快活起来。

  真不错!

  寒假来了!

  把工作(朱三岁)带回家是不可能的,傻子才把工作带回家!

  虽说付出了一点小代价,不过比起长长的假期来,每天给朱三岁写封信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当先生的,每天给学生出几道题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文哥儿让金生帮忙找匠人做了个信箱,顺便在外头加了个锁。

  古人的锁惯爱用金鱼形状,据说是因为鱼儿睡觉时都睁着眼,可以勤勤恳恳地为人们看守财物。

  他把钥匙留下了,给朱厚照那边备了一把,第二天连着邮箱按时送到宫门口。

  来和他接头的不是谷大用,不过也是朱厚照身边的熟面孔。文哥儿笑着把钥匙交给对方,又与守卫商量着去宫门找个位置方便的位置摆好。

  这只是东宫要求临时摆着玩儿的玩意,大家也没太放在心上,都表示直接放下就行了。

  顺利做好迎接寒假的准备,文哥儿愉快地溜达回翰林院读书去。

  既然不必进宫去了,文哥儿便又重拾自己在翰林院的教学工作,每天一早在翰林院聚众读书,瞧着很有那么一点诲人不倦的小先生模样。

  要不是这些天雨雪不断,文哥儿都想重拾他的摆摊大业了。

  转眼来到十一月初,《河西走廊》正式上架销售,大家对河西一带的印象都是贫苦落后,很少人了解过关于河西的历史,“河西走廊”这个说法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感觉遥远荒凉的河西之地都有点儿亲切了。

  走廊嘛,这东西大家家里都有!

  不少人看到李东阳这位“西涯学士”倾情推荐,再加上作者是京师赫赫有名的小神童以及一干庶吉士,二话不说又买了回去。

  更让人忍不住买回家的,还有同步推出的“丝绸之路”积木套装以及对应的事件卡包!

  尤其是这个卡包,不知多少人疯狂开包,只求拆出金闪闪的限量版汗血宝马。

  买疯了!

  富家子弟直接一打一打地买卡包,穷人家的孩子则是掀起了换卡风潮,大家都有多余的卡,那就相互换换呗,换齐了大家都能拥有一套完整的卡牌!

  买不起积木套装的直接买纸质“丝绸之路”图纸也可以玩得很尽兴。

  这个十一月里头,“河西走廊”俨然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书本身有没有人看完不知道,反正大家都玩起了“丝绸之路”。

  这笔“润笔费”因为涉及到要和庶吉士分账,王华没有把它拿去充公,而是由着文哥儿自己安排。

  庶吉士们今年是没资格回家省亲的,他们都是官场新丁,又还没有实职在身,只能靠庶吉士补贴以及少得可怜的俸禄度日。

  像毛澄他们这些家境还算可以的日子倒还过得去,换成家里困顿的可就不一定能熬得住了。

  翰林院清贵是清贵,就是没什么别的进项,没点家底根本活不下去!

  本来大家拿到《河西走廊》,只觉看着自己配的图文刊印成书很有意思,都要了几本留着过年送给亲朋好友。

  结果文哥儿拿着第一笔分润回来跟他们分账,直接把他们给震惊了:这是要给他们过个肥年啊!

  以前过年都说是“过年关”,就是因为人情走动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个巨大负担。

  对于初入仕途的新人来说也是如此,他们在此之前都是靠家里供养的读书人,家里的人情往来鲜少要他们自己操心。

  如今他们有了功名,成了当家人,才发现自己要花钱的地方实在不少!

  ——而这些花销,他们往往不能再跟家里讨要了。

  李梦阳他们这些庶吉士,目前就正处于这么个阶段。

  现在文哥儿给他们分了这么一大笔“润笔费”,倒是叫他们可以安安心心过年、不必忐忑如何应付踏入仕途后的第一次官场大应酬了。

  状元毛澄说道:“这太多了,我们只是顺手帮忙画了几笔或者帮忙找了几个典故,哪能拿这么多分润?”

  文哥儿道:“这是事先说好的,可不能事后来改。”

  他觉得自己个头不够高,当即站到小板凳上开始引经据典——

  “你们可是要当官的人,做事要讲信用!”

  “子贡问孔子怎么治理好国家,孔子说‘粮食多多的,兵马多多的,还要让百姓信任当政的人’,子贡问‘如果实在不得已要去掉一项,您觉得先去掉什么’,孔子说‘先去掉兵马多多’。”

  “子贡又问‘如果实在不得已还要再去掉一项,您觉得先去掉哪个?’,孔子说‘去掉粮食多多’,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可见讲信用是很重要的!要是你们这些当官的都不讲信用,明明已经说好的事总是说改就改说变就变,百姓以后就不信任朝廷啦!”

  要是百姓都不信任朝廷,这个朝廷迟早要完!

  毛澄等人:“…………”

  瞧这小子说得,仿佛他们不收这钱还成了祸国殃民的事儿!

  庶吉士们只得怀揣着拯救大明朝廷公信力的伟大决心把这笔“润笔费”给收了。

  作者有话说:

  御史:我怀疑你有高超的行贿手段和结党手段,并且掌握了证据。嘶,让人收了贿赂还觉得自己很高尚,恐怖如斯!

  【掏出庶吉士时期的录像还原分赃现场】

  文哥儿:我不是,我没有!!!

  *

  更新!今天没得二更(开始躺平

  唉,反正文崽慢慢长,我慢慢写吧,没得靠爆更暴富的命TvT

  *

  注: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出自《论语》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原来民无信不立不是教育百姓要讲信用,而是说“百姓不信任执政者,这个国家就存在不下去了”

  (文盲惊诧

  按照后世的注释就是治理国家的时候“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24章47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戏明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戏明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