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555

  难怪但凡有点本事的匠人宁愿交钱都不愿意来轮班,只有那些个手艺寻常的愿意来混日子。

  文哥儿琢磨了一下司礼监经厂的情况,明白了!

  光禄寺对应的是改开前的国营饭店,对顾客爱答不理还没人敢投诉;司礼监经厂大抵就是改开前的国营工厂,朝廷安排多少活干多少活,不管干得好不好都没几个工资,干得太快太好还要被同事埋怨:“少干点吧!你这么努力,岂不是显得我们在偷懒?”

  这可是个除了当官外人人都要无偿为朝廷义务劳动的时代,干多干少都没钱,大伙偶尔想要摆摆烂也是人之常情!

  文哥儿也不是非要自己去找人印不可,既然当今圣上金口玉言说要让司礼监帮他印,那他就去观摩一下司礼监名下的国营印刷厂好了!

  下午文哥儿溜达去见朱厚照,就见朱厚照一脸郁闷地坐在那儿。

  文哥儿奇道:“怎么了?”

  朱厚照已经得知了他父皇要让司礼监印《饮食诗话》的事,气呼呼地说道:“孤不行,父皇为什么可以!”

  都是让司礼监印书,怎地他父皇吩咐司礼监那边就行了!

  文哥儿就把其中的不同给朱厚照讲了讲,他也是没想起自己还是个翰林秀才来着。

  翰林院本来就是皇家御用秘书团,挂在翰林院底下的书由皇家御用印刷厂来刊印有问题吗?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就是名正言顺。

  这个理由要是由他自己来讲,未免有种厚颜无耻钻空子的嫌疑;可要是由朱祐樘这个大明一把手来讲,那就是皇恩浩荡啊!

  想想看,如果你是翰林官,难道你不盼着将来哪天也享受这种由圣上钦点皇家印刷厂帮你出书的殊荣吗?就算你不是翰林官,难道你不盼着你儿孙以后能入翰林院吗?

  所以就算是同样一件事,由不同的人做出来也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和评价。

  文哥儿给朱厚照举了个例子,比如一句“下雨天,留客天”,出自主人家口里和出自客人口里,感觉就是不一样的。

  主人家说“下雨天,留客天”,是热情地挽留自己的客人;要是主人家没有留客的意思,客人却还腆这脸说“下雨天,留客天”,这人听起来就很不要脸啊!

  两人正闲聊着,外头就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入春后雨水就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临近清明这段日子更是时常来个斜风细雨。

  朱厚照听到外头的雨声,当即拍着手活学活用起来:“下雨天,留客天!你今儿住宫里!”

  文哥儿:“…………”

  文哥儿道:“这么小的雨,殿下就不必留客了。”

  既然下雨没法出去玩沙子,文哥儿就拿着“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个段子给朱厚照讲起了标点符号的妙用。

  朱厚照没想到一句话还能有这么多玩法,兴致勃勃地跟文哥儿学断句。

  文哥儿见朱厚照这么有兴致,便提笔给他写了几句巧联,锻炼他的断句能力。

  很不错,文言文断句题可是后世高考考生们的一大苦恼,咱大明的太子三岁就能拥有!!

  不用客气,他教起太子来就是这么地尽心尽力!

  朱祐樘亲自发了话,没过几天文哥儿就受邀去参观皇家印刷厂(司礼监经厂)。

  朱厚照没出过北边的门,得知文哥儿要去经厂玩耍,怎么都不肯被落下。

  文哥儿只得让人去请示朱祐樘这个当爹的。

  朱祐樘那边很快派人过来护送太子去皇城北边玩耍。

  领头的还是拿着大汉将军编制的老熟人,杨玉他哥杨玺。

  东宫一行人兴冲冲往玄武门外溜达。

  出了玄武门就能看到万岁山,不愧是当皇帝的,直接圈了一座山当后山,登高望远不求人!

  据传这山头起初瞧着只是个矮土堆,还是当初朱棣在此兴建皇宫时听从姚广孝的建议,硬生生用挖护城河以及太液池的土堆到现在这么高,也不知是真还是假。

  朱厚照坐在腰舆上好奇地仰头看高高的万岁山,依然觉得到处都很新鲜。要不是文哥儿说他出行要有太子的样子,他都要下地到处乱跑了!

  文哥儿也是第一次来到皇城北边,跟朱厚照一起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只觉这皇家公园特别适合遛弯,绿化到位、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路还修得齐齐整整,不多来走走可惜了!

  由于有文哥儿几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在,对皇城了解最多的杨玺便给他们介绍了一番,从万岁山周围的情况。

  万岁山往西走是太液池。

  太液池周围有不少佛殿道宫,满天神佛任君选择,太皇太后、太后以及帝后他们想拜哪个去哪个,求神拜佛不必出皇城,方便!

  万岁山往东走就是御马监。

  御马监可不仅养御马,还养了很多狗狗。

  去年因为各地天灾人祸不断,光禄寺上书表示这些牲口吃太多肉了,人都在节省它们怎么可以继续这样大鱼大肉。

  朱祐樘便依着光禄寺的意见清退了七十多只狗狗,其中包括两只特凶特能吃的!

  文哥儿听得啧啧称奇。

  大明经济不景气,连御狗都要辞退,好好的铁饭碗一下子没啦!

  既然有狗狗,那必然有猫猫!

  文哥儿立刻追问:“那宫里有养猫吗?”

  杨玺道:“猫都养在乾明门那边,就是不远处我们能瞧见的那道门。乾明门这边过了玉和桥就有酒房、花房、仓库,所以养了十多只猫来捕鼠。”

  文哥儿听得直点头。

  知道了,知道了,撸皇家猫猫就去乾明门。

  这么说来,皇家猫猫也要抓老鼠!

  既然提到了宫里养的猫猫狗狗,杨玺就顺嘴提了一句临近校场那边的豹房。

  如今豹房还养着七只土豹来着!

  这些个土豹可比人能吃了,一天要吃掉十几斤羊肉!

  寻常人家一年都不知道吃不吃得上十斤羊肉。

  文哥儿听得心有戚戚焉,掰着指头数了数自己出生以来吃羊肉的次数,还真吃不到十几斤。

  看看这皇家豹豹,天天吃,顿顿吃!

  不过,怎么感觉这豹房听着有点耳熟?

  文哥儿还没琢磨明白呢,就瞧见旁边的朱厚照眼睛熠熠发亮地开了口:“有豹子吗?豹子在哪里!”

  文哥儿:“……”

  总觉得这小子不仅听到打仗就兴奋,听到猛兽也会兴奋啊?

  大明,危!

  文哥儿恐吓道:“我们是去司礼监经厂的,可不能到处乱跑,要是乱跑下次可就出不来了。”

  朱厚照听了有些失望,不过为了下次可以继续出来玩,他也没有吵着去看豹子。

  一行人边走边聊,一路上看什么都觉得挺有趣。

  文哥儿还有点可惜路上都没偶遇到猫猫,司礼监经厂就到了!

  朱厚照一到地方马上跳下地,开开心心地蹦跳几下活动筋骨。

  跟文哥儿相处越久,他在文哥儿面前就越没有太子样子了,要不是远远瞧见几个内侍出来相迎,他还得上蹿下跳好一会才能宣泄掉乖乖憋在腰舆上那么久的郁闷。

  司礼监那边得知太子要过来,自然是严阵以待。

  内侍们恭恭敬敬地朝朱厚照行了礼,引着他们入内参观大明皇家印刷厂。

  工匠们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写字的、作画的、雕版的、刷印的、摺配的、装帧的,可谓是一应俱全,堪称是组成了印刷书籍的全人力流水线。

  文哥儿的《饮食诗话》有插画和题跋,这些部分需要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能完成。

  瞧见太子都亲自过来了,司礼监的人笑呵呵地把有真本事的工匠都挑出来给他们露一手,好叫文哥儿亲自挑一挑谁能负责题跋和插画的雕版工作。

  到底是自己的新书,文哥儿也非常上心,没一会就发挥自己从小锻炼出来的社交水平与工匠们熟稔起来。

  本来突然有新活要干,大伙都有点不甘不愿,这会儿见了太子和传说中的小神童,所有人振奋起来。

  太子就不说了,那可是大明未来的一把手啊!

  还有这位小神童也是京师最有名的小孩儿,谁家教小孩的时候不得说一句“你看看人家王家小神童”?

  别的不说,光凭人小神童亲自过来跟进(甚至把太子都给领了过来),他们就得尽心尽力把这本书给印好!

  要是有机会捎一本回家去,他们就可以给家里那些个小兔崽子瞧瞧人神童的新作!

  到时还能跟别人好好吹嘘一番——瞧瞧,我的名字也写在书上哩!

  众匠人一改先前那没精打采的模样,摩拳擦掌地向文哥儿一行人展示起自己的看家本领。

  文哥儿压根不知晓自己还有那么一点“名人效应”。

  他瞧见匠人们这么积极表现,还道是自己早前想错了。

  看看人家这精神面貌,哪里有半点磨洋工熬日子的应付态度?

  可见人不能先入为主地带上刻板印象!

  像光禄寺那样集体摆烂的摸鱼衙门终归只是少数!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豹房?好像在哪里听过

  文哥儿:既然想不起来,那应该不太重要吧!

  朱三岁:豹豹!豹豹!

  另,

  匠人们:不,你错了,没有人不喜欢摆烂!

  *

  更新!

  *

  注:

  ①上章的经厂方位写错了,改了改,影响不大,反正在哪个方位咱都去不了(bushi

  -

  ②皇宫养猫猫狗狗情况:参考《明孝宗实录》

  弘治六年光禄寺的上书:【乾明门猫十一只日支猪肉四斤七两,肝一副,剌猬五个日支猪肉十两羊二百四十七只日支菉豆二石四斗三升黄豆三升二合,西华门狗五十三只,御马监狗二百一十二只日共支猪肉并皮骨五十四斤,虎三只日支羊肉十八斤,狐狸三只日支羊肉六斤,虎豹一只支羊肉三斤,豹房土豹七只日支羊肉十四斤……臣等仰惟皇上临御以来凡百钱粮悉从减省以宽民力惟前项牲口料食仍旧支送以无益之事费有用之财即今各处灾伤人民艰窘若不痛为减省则民财日耗有伤和气灾异无从而弭矣……】

  【上纳之,御马监二异狗并群狗七十七只俱令退出,支食牲口房杂□□十六只鹅四十一只鸭九十六只花猪二十一口,俱送光禄寺供应,余皆仍旧】

  -

  十一只皇家猫猫,每天吃猪肉四斤七两,还有一副猪肝!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264章55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戏明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戏明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