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965

  他和文哥儿嘀嘀咕咕地商量好具体细则,第二日便把南京六部的官员召集过来。

  朱厚照痛心疾首地表示他来到应天府这么久,每次经过南京皇宫那些破败的宫殿都痛心不已,遥想太祖当年为建造南京皇宫耗费的人力物力,他感觉自己是个不肖子孙!

  南京户部尚书王轼脸皮抖了抖。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前两年刚被朝廷派去贵州平叛回来,正在南京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上积极为自己争取早日退休,结果陛下一直不应允就算了,太子还到南京来了!

  太子到江南来要是光吃喝玩乐也就算了,算下来也费不了几个钱,结果现在听太子这意思居然是要翻修整座南京皇城?

  这就有点为难他们南京户部了。

  他们哪里来这么多钱?!

  别说他们根本没有了,就算有那也是不可能拿出来的,这次拿了,太子和京师那边觉得南京有钱,下次有什么事再让南京掏一笔钱怎么办?他还想好好退休,可不想以后被所有南京官员戳脊梁骨。

  哪怕是过来南京养老的,王轼依然非常有户部尚书的职业素养,当场就开始给朱厚照哭穷。

  王轼头发胡子都花白了,朱厚照还是很尊老的,老老实实看他表演。

  耐心地听完王轼从这几年南直隶清理河道格外费钱哭到这几年南直隶天灾不断库房空空,朱厚照才跟着王轼一起叹起气来:“孤也知道国库没钱,只是一想到太祖在天之灵若是看到这样的皇城心里得多难受啊!”

  王轼:“…………”

  话题又绕回来了。

  王轼看了眼旁边的文哥儿,希望他能帮忙劝上几句。

  王·始作俑者·小文接收到来自南京户部尚书的示意眼神,一时有些沉默。

  等会,这位户部老前辈好像是自己人来着。

  王轼是他老师李东阳的同科,两人关系还算不错。

  前两年贵州出了动乱,没了个右布政使和按察使,好几个都指挥也被叛贼所杀。

  对朝臣来说,死几个都指挥这种武官没啥事,死了布政使那可是大事啊!

  要知道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是左布政使,那老二就是右布政使了!

  相当于一个省的副省长被叛贼给弄死了,这谁能忍?

  朝廷直接派了王轼这个巡抚过贵州的尚书过去平叛,调集广西、云南、四川等各路兵马汇聚贵州,一口气把叛贼的老巢给捣了。

  文哥儿颇尊敬这位老前辈,赶紧又给朱厚照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讨论了”。

  朱厚照本也不是擅长装模作样的人,既然话题已经带到这里了,他也没再唉声叹气,而是开始给众人讲起自己承包制的构想。

  相比于出人出力修整宫殿,现在他们只需要计算出人力物力的成本、排好具体的工期,召开招标会把整个工程切割开来逐一承包出去,就可以不费一分一毫把南京皇宫修整好了!

  王轼听朱厚照这么一介绍,又忍不住看了旁边的文哥儿一眼。

  怎么感觉这事儿不是太子琢磨出来的,而是文哥儿这小子起的头?

  文哥儿:没看到,没看到,我什么都没看到。

  王轼:“…………”

  别以为你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我就会信你。

  王轼说道:“商贾皆是逐利之人,一贯是无利不早起的,若是我们不给钱银他们又怎么会出人出力修整皇宫?”

  朱厚照便让人把提前备好的招标方案分发下去。

  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非常庞大,林林总总有近万间房,除去还算完好的以及不适宜让外人进出的部分,也还有几千间房子需要修整。再加上相应的园子、广场之类的,咱可以初步划分出一千个可承包区域。

  中标的人可以选择承包交足钱让官方来维修的区域,相对比较省事;也可以选择承包可以自带材料和人手过来干活的区域,说不准可以省点钱;反正不管选哪种承包方式,最后需要通过工部的验收才行!

  至于中标的人有什么好处,那荣耀可就大了。

  如果只承包单个区域,可以携十人以内的家眷参加皇宫一日游活动,具体可参观区域视最后竞标结果而定,要是一千个可竞标区域全部承包出去了,那就可以解锁皇城大部分区域!

  偌大的应天府,难道连几百个能帮皇宫修间宫殿的富户都没有吗?!

  你应天府包圆不了的话,咱可以考虑让外地也参与竞争。整个南直隶可是有一百五十多万户人,足足七八百万人!

  若说一日游不够吸引人,那还有进阶选择:只要能承包十个以上区域,承包者不仅拥有一日游机会,每多承包十个区域还可以获得一次在宫中设宴的机会,宴请人数必须在百人以内。

  当然,文华殿之类的是别想了,那是皇帝和太子才有资格设宴的地方,不过给你安排个像模像样的地方还是可以的。

  就是酒菜什么的你们需要自己准备,要是想从光禄寺这边预定原汁原味的宫宴菜品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得加钱(且不保证好吃)……

  简单来说就是,咱主要负责出个场地,剩下的你们自己看着办!

  要是你能承包一百个区域,你就有十次宴客机会。更妙的是,这十次宴客机会可以合并使用,足够你摆个千人宴在所有亲朋好友以及合作伙伴面前显摆一会了吧?

  就问你心动不心动!

  遇上什么孩子满月、儿孙升学什么的,不得来摆上几十桌热闹热闹,蹭蹭龙气为他求个前程万丈?

  这样的大好机会,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一起来解锁南京皇城吧!

  无论你承包几个区域,今年都有机会参加太子殿下举办的重阳宴!

  为了纪念这次官民齐心、共修皇城的大事,还需要筹建一处展览馆记录参与者的姓名,同时在里头进行各种主题的展览,将来不定时对外开放。比如靠近最城门那些被雷劈得没法修复的破落地方就很适合拿来改建!

  众官员看得一愣一愣的。

  这难道是……出租皇宫?

  说出去未免有辱皇室尊严……

  王轼忍不住说出心中的疑虑。

  “难道放着皇宫不修,任由它日复一日地破败下去,皇室便很有面子吗?”朱厚照正气凛然地道,“何况让百姓里看看我大明的皇城有何不可,难道你们进得、武将禁卫进得、文武举人进得、宫女内侍也进得,旁的百姓却一个都进不得?孤准备到时候先在宫中宴请应天府六十岁以上老者,能走动的、愿意来的都能来,孤会亲自带这些为大明辛劳了一辈子的老人家看看紫禁城长什么样!”

  按照大明对男丁的规定,六十岁以后便可以免役,属于需要优待的老人行列。而且官府每年的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需要设宴宴请他们喝酒吃肉,所以这类人都是早就被官府记录在案的,通知起来非常方便。

  所以这是件不用费什么功夫就能办成的事。

  南京六部的官员对视一眼,竟找不出话来反驳。

  人家朱厚照这个当太子的都不介意,他们这些常年处于养老状态的南京官员倒是不介意忙碌一段时间。若是当真能把南京皇城修整好,也算是给他们履历的增光添彩了!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的人只需要把活安排下去给别人干就好,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同意?

  事情很快便被南京六部紧锣密鼓地安排下去,一时间应天府官吏倾巢而动,列清单的列清单,做预算的做预算,拟名册的拟名册,干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朱厚照看着原本充满养老气息的南京各个衙署都忙碌起来了,顿时觉得自己干了件了不起的大事。

  他麻溜写信给他父皇夸耀此事。

  好消息,好消息,南京皇城马上要被孤修好了!

  老祖宗看到后一定贼拉高兴!

  作者有话说:

  猪崽:父皇看到没!

  猪崽:孤马上要为你众筹重建南京皇城!

  大猪:?????

  注: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

  据传谢迁是谢安一脉的后代(不太确定),王守仁是王导(王羲之伯父)一脉的后代(据说有族谱为证),四舍五入一千多年前的王谢两家是他们祖先!

  -

  ②召老人入宫:

  不是什么稀奇事。理论上来说,明代对老人是很尊敬的,官府要给六十岁以上老人免役,七十岁、八十岁要年年送温暖,平时搞什么祭祀活动、重大典礼都要请耆老出席。

  -

  比如朱祐樘登基的时候,就要搞个劝进仪式。

  具体过程是全体文武百官军民百姓联名上书劝他登基,他说不行我爹没了我太悲痛了不能登基,必须这样来回劝个三次才勉为其难地接受帝位!

  负责劝进的人就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人等】

  耆老单独列一项,可见他们是十分重要的意见工具人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458章96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戏明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戏明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