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新局181

  “何以如此说?我们之所以起事,便是因那皇帝昏庸、苛捐杂税惹得天怒人怨,百姓才追随我们起事反他。我们便是得人心的,为何说孚朝气数未尽?”

  “黄家起于草莽,乘孚朝衰乱之际取而代之。今各都督的兵马已经集中起来要兴复孚室,这便是因为孚还未被人彻底唾弃的证据。况我素有耳闻,京中粮食快被吃尽,将军恐怕还未到京都援救,城便要被破了。而前有孚兵,后有追兵,反而是我们腹背受敌。”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徐知行又问。

  那幕僚思虑许久,道:“我们静观其变。”

  徐知行也有此意,便无视黄化及的诏命,依旧坐镇于抚州。

  正当众人以为黄化及要完了之际,却传出一道令天下人又悲又喜的消息来——孚帝一场急病,竟在夜中暴病而亡了!

  这消息对于孚朝的忠臣、老臣而言,自然是悲痛的事情,可是于贼军而言,却是能让他们缓一口气的良机!

  孚帝一死,为稳军心,其嫡五子襄王、凤翔大都督便被推举为新皇,匆匆即位。不过手握重兵,又是长子的豫王、山南大都督自然是心有不满。不过他是庶出的长子,身份和地位自然比不得襄王,便不敢明着违抗皇命,却是借着给孚帝出殡而迟迟不肯出兵攻城。

  朝臣们知道,一旦将帅不和,内部衰乱便再无进攻的好机会,最终只能暂时退兵。这一退兵,便解了京都被围困的局面,让黄化及十分欣喜,也没有派兵趁着孚军军心不稳、内乱而追击,反而是处理起京城内的百姓来了。

  孚军围攻京城之时,城内的百姓多有怀念孚朝正朔而意图打开城门者,虽然最后都被阻挠了,可是若非他们协助孚军,黄化及也不至于被打得节节败退和苦守得如此艰难。

  故而他借此为名,不再克制底下的将领,仍由他们在城内大肆杀戮、劫掠。一时之间,京都内外百姓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四处一片狼藉,几乎无义军以外的生人!

  徐知行知道黄化及的行径后,吓得脸色苍白了起来。他知道,以黄化及这等睚眦必报的性格,他没有派兵去援救,事后黄化及必定要问罪啊!一旦问罪,他焉有活路?

  “都是你出的馊主意,这可如何是好?”徐知行不由得指着那幕僚骂道。

  那幕僚十分尴尬:“人算不如天算,恐怕谁也想不到孚帝会突然驾崩了!”

  “这不就是天要孚朝亡了?!”

  幕僚摇了摇头:“这可说不准。黄家此次杀戮太重,军中对他多有批评者,连百姓听到他的名讳都避之如祸。我们若还打着大汉的旗号来进攻岭南道,恐怕难呀!”

  “你还想着攻打岭南道,他若要问罪于我,我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幕僚似乎并不着急,而是早有对策,道:“将军不妨听我说。将军此番没有派兵援助黄化及,想必他定然会记恨于将军,而将军与其乖乖等死,倒不如自立为王,成就一番霸业!”

  徐知行吓了一大跳:“你这是谋逆之言!”

  “将军先别急,听我分析。如今京畿道、都畿道、关内道、河远道等皆有重兵集结着要争夺京畿、正虎视眈眈地要颠覆大汉王朝。再说这儿往南有孚朝的越王,往西那同样有重兵把守之地,而东边便只有孚朝的寿王。这半年来,朱徽大将军时常征战于宿州、宋州一带,与寿王也多有交战。寿王必无暇管大将军,如此一来,大将军便可趁虚而入……”

  幕僚的提议可以说非常诱人。徐知行若依旧奉黄化及为皇帝,那便要乖乖等死。而眼下各地兵荒马乱的,有兵便可称王。他拥有十万兵马,足够自立为王了!况且他本是江南东道出身的人,如今打回去,再成就一番霸业,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徐知行还在犹豫之际,黄化及的问罪诏书果然到了。徐知行心中害怕,便下定了决心,和手下偷偷将黄化及派来的监军杀了,然后发表一份书写了黄化及的种种罪名的檄文,再彻底和他决裂,整合了十万兵马后,从抚州一路东行,攻下弋阳、衢州,然后直取杭州。

  而此时,正值定安十年的腊月。

  外患一解决,越王便将邺沛茗召了回去,自然而然地,那八万兵马自然也回到了越王的手中,只留给邺沛茗靖海军。

  越王没有卸磨杀驴,倒是让一些人感到吃惊,毕竟按照他们对越王的认知,越王应该会借机杀了功高震主的邺沛茗才是。

  不过他们仔细一想,如今马锋为西道军都指挥使,统领三万兵马镇守岭南西道。邺沛茗的靖海军又依旧是越王麾下的主力军之一,十分骁勇善战。而青海军都指挥使的齐仲又是站在邺沛茗那边的,岳荻、严马等也只会抱着旁观的姿态。若越王将邺沛茗杀了,那下一个死的或许就是越王了。

  越王不仅没有责罚邺沛茗,还赏赐了她许多财帛和奴仆、美人。邺沛茗虽然接受了,可转头就以孚帝新丧,举国哀悼为由,遣散了那些美人,又将财帛赏赐给了部下们,紧接着便回到韶州府安安静静地当她的韶州刺史。

  转眼便到了定安十一年、建贞元年的四月。

  因襄王即位匆忙,礼部匆匆地定下了新的年号“建贞”,但是其皇帝的身份暂未得到广大的认可,也还未宣告天下,所以民间依旧以孚敬帝的“定安”为年号。不过官府自然是要奉襄王为正朔的,公文上用的便是新的年号。

  连着下了几日的大雨,却丝毫吹不去萦绕在身侧的闷热。而山岭间的瘴疠也实在是厉害,惹得人生了一身的痱子不说,还气胀、烦闷得吃不下饭。

  每到这时候,官办的药局便十分多来抓药看病的人,不过他们都是冲妙手回春又不收看诊费用的陈沅岚来的。

  “将军夫人今日可看诊?”有妇人到药局的门口问道。

  药局的医博士没好气地说:“将军夫人怎会日日到此来为你们看诊?!”

  “可每逢初一、十五,将军夫人都会到此来看诊的不是吗?”

  另一个医博士回答道:“哦,将军的小千金病了,将军夫人在府中照看小千金呢!你们若是抱着免费看病的心思来的,还是回去吧!”

  “将军的小千金病了?可有大碍?”一些人忙问。

  “这我可不知,你们若想占便宜,还是快些离去吧!”

  一些人无不失望地离去,有些的确要看病的便留了下来,不管如何,这儿的诊金可比别处便宜了一些!若是一些贫困的人家,看病更是便宜。这都是邺将军和将军夫人实施的惠民的新政!

  虽说将军夫人乃一介妇人,一开始的时候虽然只为妇人看病,可也难免会被人指点。可是传到了邺将军的耳中,她不但没有反对,反而说:“又没有规定说妇人便不能行医、不能为人看病抓药的。”

  再想想何止是将军夫人为人看病并不感到出奇,连将军的大千金早在几年前便堂而皇之地到私塾去拜师学习便已经昭示了邺将军的豪放和不拘小节来。这小半年来还找了学署的文学博士等人来商议着兴建书院,又规定书院不得拒收女子为生。

  之所以是不得拒收而不是要兴建女子书院,因他们考虑到不是人人都有将女子送去读书的打算的。不过这不妨碍一些真的敢和想将家中的女子送去读书的人,动了心思。毕竟他们虽然敢将女儿送去书院读书,但书院却不一定收。

  而邺沛茗没少因此事而被一些读书人骂她“不懂礼节、有辱斯文的蛮子”,并且坚决反对女子玷污了儒学圣地。她闻言,并不放在心中,更不会因此而撤回她的决定。

  小半年下来,倒是有五六户人家因为书院的束脩低、又因宋瑶在那书院,想借此机会攀上关系而送去读书的。

  以前官府都会严格限制妇人上街,不过邺将军到任后废了这条规矩,一开始虽然有妇人依旧恪守规矩而不敢上街,但是将军夫人都时常到街上走动、慰问百姓后,便有更多学她的人。

  再者说,这些年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妇人上街。一些穷苦人家的妇人为了谋生,便都走上了街,开始找一些工来做,以补贴家用。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95章 新局18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越之走出世外gl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穿越之走出世外gl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