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北伐(四)242

  “是被火器轰断的。”李思洵回道。

  “那真是可惜。”邺沛茗道。

  眼前的西湖美景和她记忆中的西湖有些出入,不过仔细一想,此时的西湖哪里有什么白堤、苏堤,只有在钱塘门外修筑的堤坝,用以增加西湖的蓄水量,解决附近农田的灌溉问题。

  西湖的淤泥堆积很快,加上近年来战事不断,徐知行又疏于浚通,因此堆积了不少淤泥。

  邺沛茗忽然有些伤感,仔细一算,她来此已经有十年了,这十年来,除了在山林中隐居的那半年外,她无不忙碌于安身立命。而至今,她的双手因握兵器而堆积的茧子都快让她想象不起当年自己是何种模样了。

  她从一开始的孤身一人,到心渐渐坚硬、冰冷,再到接受陈沅岚的存在,到如今邺瑶、邺硕、邺无双陪在她的身边,代替了她前世的父母成为了她的家人。她的心虽说不能完全没有遗憾,但她也不是一个容易感怀过去的人……

  “你是建贞二年投的军,那你是韶州人?”邺沛茗忽然扭头问李思洵。

  “是,属下是韶州翁源人。”

  “可想家?”

  李思洵一怔,旋即道:“因连年苛捐杂税,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属下的爹娘在属下六岁那年将属下送给了村里的猎户……眼瞧着也打不到猎物了,正巧看见都督在募兵,于是便投了军。所以属下没有家了,虽然偶尔也想有爹娘能庇护,可也知道这是奢想。”

  邺沛茗道:“与其去想这些,倒不如进取向上,等将来自己有了妻儿,去当那个能给妻儿庇护的人。”

  李思洵深受触动,道:“都督说得是,属下定要当那个能庇护妻儿的人!”

  邺沛茗笑了笑,这两个月的相处,她发现李思洵本性还是不错的,而且许是因狩猎养成的性子,比较沉得住气。虽然野心不大,可她的身边也无需都是有野心的人。

  散心回去后,邺沛茗又投入到了军政等要务当中去。当她接到卢力发兵的密报时,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等这么久,就是等着卢力出兵!

  早在定安九年,邺沛茗的斥候便插入到了各方势力中去,不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这六年来一直不怎么有大的动作,但是各势力的将帅品性她都了解了个大概。

  她也知道朱徽此人有野心,虽然也能革除一些积弊、奖励农耕、减轻租税,但他生性残暴,在战争中好滥杀战俘,而且他制定的军规“将死则兵全被处死”虽然极力保护了将领,使得兵士也勇猛,可此规矩过于残暴,以至于有不少逃兵。

  与此同时,他也多疑,好猜忌战功赫赫的战将;在称帝后便纵情声色,趁着战将在外征战,便将众战将之妻儿齐聚在他身边,一来是为了要挟这些战将,二来也方便他与一些战将之妻私通。

  而卢力是朱徽早年的部将,朱徽待他十分优厚,故而他渐渐地自大起来,认为他们君臣之间不同别人,朱徽不会对他怎么样。而偏偏朱徽生性多疑,见他擅自出兵,必然要留下芥蒂。

  只要徐廷翰不肯执行徐知行的命令,那卢力便得暂时被抵挡在滁州,留给她部署的时间便更多了。

  吴越的内部因矛盾重重,故而一直迟迟未能下决心是否要迎入卢力。而徐廷光听闻了徐廷翰想在徐知行死后对他动手的消息,便趁乱逃出金陵,渡过长江投奔卢力。

  他当时杀徐廷潮便是因为徐廷潮投靠朱梁,可事到如今,也只有卢力能救他的性命了。他投靠了卢力,卢力也答应击退邺沛茗后,会上书请朱徽封赏他。

  徐廷翰听闻此消息,担心徐廷光会取代自己,更加不肯让卢力进城。而卢力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在滁州等徐廷翰太久了,为了震慑他、逼迫他,暗示他若是再不开门,便不只是封赏徐廷光那么简单了。

  这时,邺沛茗派出了使节前往金陵见徐廷翰。

  使节名为邢文成,初为邺沛茗帐下的一名从事,后来被马良才举荐为军事判官。他做事干练、清廉,遇事机警,应对从容,故而很快便擢升为推官,佐理政事。

  当邺沛茗知道时机已到时,却暂时想不到用何人为使节去劝降徐廷翰,毕竟她也没有十成的把握保证能劝降徐廷翰,万一徐廷翰斩杀使节,那她便得痛失一员能臣干将了。

  所以尽管孙良朋、叶克等主动请缨,她都没答应。

  就在此时,邢文成毛遂自荐,他遇事机警,为人从容冷静,让他去劝降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邺沛茗没有犹豫太久便应下了。

  她之所以应下也并非因为邢文成不重要,毕竟他当推官的时候的能力,她也看在眼里。不过邢文成若想再跨一步,以便有更广阔的天地,他便得要立一次功,这是他最好的机会。

  她亲自将邢文成送至德清县,道:“我在此,等候茂行归来!”

  邢文成敛容,躬身拜别邺沛茗,随后踏上了前往金陵的路途。

  徐知行起兵响应黄化及之后,便相中了和扬州的财富,在他占下吴越等地后,便将杭州定为都府,同时将扬州的士族、商贾也尽力汇集到杭州来。

  不过他考虑到金陵的军事地位,也一并发展了金陵。在邺沛茗攻下越州后,杭州不少士族或偷偷前来投奔,或担心邺沛茗将他们的家财没收而偷偷迁徙到金陵。

  尽管如此,金陵却没有杭州这么富庶。

  杭州失陷,对吴越的打击而言是极大的,以至于在第二座都府的金陵上下都是一股颓废之气。而为杜绝斥候细作的进入,金陵城严格地限制了出入的人,尤其是豪门富户。

  所以当邢文成来到金陵时,迎接他的是上百把弓和弩,箭矢对着他,仿佛随时都能将他射成刺猬。

  “吾乃平北大都督的使节,前来拜会吴越大都督。”邢文成面对这么多箭矢,面不改色。

  虽然金陵城内的众臣已经吵成了一片,可徐廷翰还是决定接见邢文成。

  双方并没有唇枪舌剑,而是平静地互相问候了徐知行和邺沛茗一番,平静的仿佛双方之间的国恨家仇并不存在。

  眼见气氛很好,徐廷翰便让人拿出了一物,问道:“听闻此物为红薯,是邺都督命人下南洋时取回的食物。”

  邢文成知道徐廷翰沉不住气要开始打听了,实际上邺沛茗派使节到金陵,又怎么不是要打听金陵城内的情况呢?不过邢文成从容冷静,道:“是。”

  徐廷翰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又问:“据闻种下一株,能产十数块茎。”

  邢文成想了想,颔首回应。

  “这是如何种的?”

  邢文成心想徐廷翰终于暴露自己的真实目的了,红薯、土豆等都是邺沛茗带来的,初时,世人并不知此为何物,不愿意种植,直到邺沛茗强令军田和百姓耕种,百姓见识到它们的好处后,才更加积极地推广开来。

  不过靠百姓的推广种植颇为困难,故而邺沛茗每到一处便让当地种植。邺沛茗虽然重视这些作物,可不管是荆湖的刘励,还是吴越的徐知行都未曾重视过,加上他们也不懂得如何种植,底下的地主更是不愿浪费田地去种。

  也是后来徐廷翰打听到的,邺沛茗的军粮便有一部分是红薯,她不仅派发给兵士们苗米,还有这些红薯。若说十万兵马五年需要粮食三百五十万石,在有红薯的情况下,兵士不仅可以吃得更饱,而且还能将多余的粮食拿给家人食用,使得他们更加忠心……

  所以徐廷翰认为,这才是邺沛茗的军队从未听说过缺粮的原因。

  兵士吃饱了,却没有被养成骄奢淫逸的性子,这又是因为军纪严明的原因。每攻下一座城,邺沛茗总要强调一次军纪,对待违反了军纪的将士,她总能铁面无私地予以处罚。自从出了几次被部下背叛的事情后,邺沛茗更加注重赏罚分明,所以底下的部将也没有要背叛她的。

  而在军器上,他并不知道邺沛茗是如何做到研发出那么多火器来的,即使吴越也下了重本研究火-炮等,却始终不如邺沛茗的有威力。加上邺沛茗的飞火作坊管理严格,他们愣是没机会安排细作进去获取机密。

  面对“国”富兵强的邺沛茗,即便是拥有苏湖这等膏腴之地的他们,失败似乎也是正常的。可徐廷翰不甘心,他本能成为一方霸主,逐鹿天下,却得早早地被打败,还得臣服于人,所以邺沛茗派使节前来,又何尝不是给了他一次机会呢?

  他本想扣下邢文成,逼迫他说出邺沛茗的秘密,可邢文成并不畏惧,道:“我不过是都督帐下的一名小小推官,死不足惜。”

  徐廷翰又想策反他,他不为所动,反而对徐廷翰道:“徐大都督奉朱梁为正朔,所得赏赐不过珠宝数十箱、美人数十,以及虚有的官职。可刘励向朱梁称臣,却被加封楚王。莫非徐大都督仍旧打算继续下去吗?”

  徐廷翰面色十分难看。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26章 北伐(四)24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越之走出世外gl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穿越之走出世外gl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