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然后下旨,将铸币司交由工部和户部共同管理,相互监督。
  这事都是内部问题,还好解决。
  但襄州之乱,平息迫在眉睫。
  钱茂做出这等事,甚至天下乱都跟其脱不了干系,延平帝显然是不愿意用他推荐的人。
  除了他,最合适的非晋王莫属。
  其实延平帝心里也隐约清楚,江南驻军高达十万余人,怎么可能拿区区襄州百姓没办法,只不过是给他施压,希望他能放了晋王罢了。
  崔进鹏这废物,让他接管江南驻军,结果都两三年了,还未将实权掌握在手中,这些将领仍旧听晋王的。
  想起来,延平帝心中就有气,也不愿妥协。
  但四日后,又一州沦陷,眼看这些反民声势越来越大,唯恐他们会成为第二个红莲教,最后无法控制,危及到他们老刘家的江山。
  延平帝终于打算妥协了。
  这时候陈怀义给他进了一言。
  “陛下,晋王殿下曾带江南驻军剿灭红莲教,作战经验丰富,对麾下的将士也极为了解。只是晋王殿下旧伤复发,恐是无法亲临战场,不若派晋王殿下去距襄州几百里之隔的江南指挥平乱!”
  傅康年事先跟他商量好了,也道:“陛下,晋王的身体还没养好,需得太医和侍卫随行,呆在后方即可随时指挥战局,又能保重身体,再合适不过。”
  这是让延平帝派人去监视晋王,相当于是各退了一步。
  延平帝总算是松了口:“那带兵平乱的人,你们想好了吗?”
  陈怀义和傅康年对视一眼,由傅康年开了口:“参将黄思严就很合适,他一直驻守江南和西南交界处,对当地极为熟悉。”


第103章
  出宫后,傅康年和陈怀义等就迫不及待地去天牢接晋王。
  等待的间隙,傅康年冲陈怀义抱了抱拳:“殿下今日能脱困,多亏了陈大人,大人请受下官一礼。”
  陈怀义被他这郑重其事的样子给弄懵了,赶紧上前扶起他:“傅大人言重了,殿下的事就是咱们自己的事,你何须如此见外。”
  实则不然,即便今日他不提议,但只要襄州之乱没有平息,要不了多久,陛下还是会将晋王给放出来的。
  既然结果都是这样,还不如他来做这个好人。
  两人刚说了几句,就见刑部侍郎带着晋王出来了。
  晋王在里面已经更过了衣,换上了一件镶金边的天青色锦袍,腰系玉带,头戴玉冠,端是一副贵公子的派头。
  一看到他,傅康年连忙止住了话头,三步并两步迎了上去,躬身行礼:“臣见过殿下,殿下这段时日受苦了。”
  陈怀义等也连忙过去给晋王行礼。
  晋王感激地看着他们:“我今日能出来,多亏了诸位大人,如此大恩,子元必铭记于心!”
  “殿下,先回去吧。”傅康年赶紧将其迎上了马车。
  到了晋王府,管家已经在门口布置了火盆,火盆里燃烧着桃木、柳木,寓意着祛除晦气、霉气。
  晋王按规矩跨过了火盆,又将身上的外袍脱了下来,交给丫鬟,重新换了件紫袍,这才带着傅康年等大跨步去了外书房。
  关上门,都是自己人,晋王直接开口:“陛下为何会突然放了我?”
  延平帝的性格,他清楚。
  他犯了延平帝的大忌讳,算计兄弟。前太子的死,虽不是他直接所为,但也跟他有一定的关系,依延平帝的性格,必然会将这一切都全部推到他的身上。
  所以关到天牢中这么久,延平帝都没召见过他一次,也不许傅康年等进天牢见他。
  提起这事,傅康年看了一眼陈怀义,笑道:“多亏了陈大人,是他先找到了钱茂贪污的证据,又碰巧遇到襄州贼子造反,缺个人主持大局,陛下才终于同意您出来了……”
  听完事情的原委,晋王便明白了,延平帝放他出来,实属无奈之举。
  这事并没有过去,父皇心里对他的芥蒂没有消除,他若是真的顺利平乱,等得回京之日,便是父皇彻底革除他势力的时候。
  掩下心底的思虑,晋王拱手道:“多谢陈公。去江南一事,父皇可定了日期和随行的人员?”
  “定了,安排了安公公和彭校尉护送殿下去江南,因为行程比较赶,因此陛下让殿下不要带太多随从,后日便上路。”傅康年道。
  其实这都是名义上的说辞,实则是延平帝不希望晋王带太多的人。随从都不能带,那就更别提家眷了,必定也是不能带的。
  晋王心里有数了,他笑道:“好,那我明日再去拜别父皇。今日诸位辛苦了,一会儿大家喝两杯,就当是替我接风洗尘,也算是为我送行。”
  大臣们自是答应。
  晋王府的宴虽是临时办的,但也极为隆重,各种珍馐佳肴都摆上了桌,还有一坛坛的好酒。在宴席上,晋王再度谢过他们,在场的都是他的嫡系,也是在危急关头不离不弃的亲信,当得起他这声谢。
  宴后,陈怀义他们都走了,独独留下了傅康年。
  有些话,晋王要单独嘱咐傅康年:“舅舅,父皇这次虽放了我出来,但心里必然对我存有不少意见,只怕他愿意立十八他们那等孩童,怕是也不会立我。”
  傅康年也深知这点,他凑到晋王面前,低语道:“殿下,去了江南,您看形势,若不好就别回来了。”
  “可……你们怎么办?”晋王低头望着他。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03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不登基我很难收场最新完结章节

正文卷

不登基我很难收场最新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