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沈解元149

  百梓巷住的都是读书人,平日里的治安非常好,巡逻的衙差都会对百梓巷多加照顾,贺青山的喊声不一会就引得邻里出来围观,桂花婶还帮忙去叫了衙差过来。

  不过等衙差赶来时,那两个突然出现的男子早已不见踪影。

  贺青山孙舒阳虽觉得古怪,但此后一切无恙,他们便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再说沈长林沈玉寿,跟着蒋文峤到了南玉山庄,山庄建在两山相交的一片峡谷中,进出只有一个路口,设有私兵把守,进入峡谷后,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穿山而过,河流两旁是平坦肥沃的农田,还有人正在劳作。

  山庄中不仅有农田,还种着果树,桑树,亚麻,药材,还驯养了不少牲畜。

  临近日暮,微风和煦,看着夕阳下的一幕幕,沈长林不由的想起《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

  “这些都是我蒋家庇佑的门人,他们因种种原因流离失所,又在机缘巧合下来到南玉山庄,如今已有二百多人了。”蒋文峤介绍道。

  马车继续往前行驶,很快来到了一栋仿古而建的院落。

  竹墙木屋,一眼望去十分古朴,但从建筑的细节,和屋子中的陈设可以看出,屋主人财力雄厚,比如堂屋那扇黄花梨的水墨屏风,便价值千金。

  院里仆从众多,个个规矩严密,种种迹象表明,蒋家乃当地耕耘多年的豪族,不过可能是他们太过低调,来平昌城的这几个月里,沈长林还从未听说说南玉山庄的名头。

  “若云兄,宣琼兄,你们就和我同住一院吧,父亲和祖父出门去了,晚些时候才回来。”

  蒋文峤很高兴,二十年了,他从没有交过山庄以外的朋友,也没有带人回过山庄,父亲和祖父总说他还小,可他觉得自己早就长大了,完全可以分辨善恶,有自己的人际圈子。

  从平昌城到南玉山庄这几日,为了赶路,他们星夜兼程。

  蒋家的仆人泡好了香汤,请沈长林沈玉寿沐浴,罢了,还送来两套全新的衣裳来给兄弟俩换上。

  “我们带了衣裳。”

  “公子的衣裳破了个口子,拿下去给绣娘缝补了,请公子暂时换上这套吧。”

  话已至此,沈长林不再过分谦让,完全不领人好意,就清高到古怪了。

  兄弟俩换上衣裳,束上腰封,对望一眼,都重新认识了对方一遍。

  两套衣裳都是锦缎,一浅蓝一湖青,没有过多了刺绣和装饰,但好料子的质感和精致的做工摆在那儿,华服在身,自添一抹贵气。

  沈长林感叹,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此话不假。

  沐浴完不久,蒋家长辈终于回来了。

  听说自家不顾祖训,擅自下场科考的孽障终于回来了,且安然无恙,两位长辈喜怒交加,预备好好训斥蒋文峤一通。

  但有外客来访,只得将收拾不肖子孙的事暂且一搁,先来会客。

  蒋家父祖相貌十分相似,性情也相近,只不过一个年轻,一个略年长,都十分慈祥和蔼,一点都不端长辈架子。

  蒋家祖父还向他二人敬酒:“愈周不谙世事,此次下伤多谢二位照拂,尤其感谢沈小公子,若不是你感慨赠药,愈周小命难保啊……”

  说到动情处,胡须皆白的老人家甚至有几分哽噎。

  蒋文峤垂下头,自知这次有些出格,忙道:“无论这次中与不中,孙儿都不会再次下场应考,也绝不会入朝为官,请祖父放心。”

  “哎,有你这句话,足矣。”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但是沈长林还是敏锐的感觉出,蒋家父祖并不欢迎外人到南玉山庄来。

  夜里,沈玉寿和沈长林秉烛夜谈,院角小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好,伴随着阵阵蛙鸣,兄弟两吹着夜风交谈着。

  这样的日子,已经很久不曾有过了。

  沈长林告诉小兄,此番到南玉山庄来,是为了避祸,但是此事牵连甚大,并且答应了别人要保密,暂时不便说。

  “嗯,不说就不说。”沈玉寿虽然饱含担忧,且能猜到多半与史家有关,但长林说不能说那便随意。

  反正,不论发生了什么,他都站在长林这头。

  他们一共在南玉山庄待了三日,加上来时的路上花了四日,今日八月二十七,正是秋闱放榜的日子。

  沈长林心想,看过成绩,接下来便可离开平昌,这危机便算解了。

  “多住些日子再走吧,这山庄里好些地方还没带你们去过呢。”蒋文峤显然舍不得他们走,唯二的友人走了,他在这山庄中,又要寂寞的发霉了。

  “愈周,不可那般任性,沈家二位公子下山有要紧事的。”蒋家祖父道。

  他们南玉山庄不欢迎外人,但经过这几日的相处,蒋家祖父对沈家兄弟二人十分的欣赏,其学识之渊博,人品之端庄,当为青年人的楷模。

  于是临行前,蒋家祖父给京城淮华书院的孔山长写了一封推荐信。

  “跂高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淮华书院名师如云,学生个个才华横溢,二位公子若入学就读,在学业上一定能精进不少。”

  自然,推荐信是写了,决定权还在沈长林沈玉寿手中。

  毕竟从平昌去京城,路途遥遥,若他们此次中举还罢了,反正要入京参加明年的春闱,但若不中……

  蒋家祖父内心叹了口气,就看他们的选择和造化了。

  蒋文峤派了辆马车送好友下山回城,并一路送他们出了寨门。

  “山水有相逢,愈周兄不必伤怀,若有缘分,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

  蒋文峤听了,只悠悠叹气。

  等父亲年纪再大些,他就要接过南玉山庄的庄主之位,从此经营山庄产业,护佑门人。

  而二位兄台,则会凌空展翅,他们的人生方向完全不同,再见的机会,应当是渺茫了吧。

  “再会。”他淡笑着道。

  蒋文峤的眉眼十分秀美,明眸善睐四字多用来形容女子,但用在他身上也十分和谐,且他的这份秀美并不女气,是一种如竹兰般干净的气质。

  浑然天成,不染俗尘。

  马车的影子已消失很久,蒋文峤还在原地久久不曾离去。

  蒋家祖父看着孙儿的身影,明显看出了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蒋父立在父亲身后:“再过几年愈周磨练的更稳重,就能守住山野间的寂寞了。”

  “只能如此。”

  沈长林沈玉寿回到百梓巷,已经是九月初一。

  “你们终于回来了!”贺青山激动的从屋里蹿出来,“长林,你名动平昌啦!”

  正说着,隔壁的文平宪循声赶来:“一个解元!一个亚魁!官差来报喜的时候竟然一个都不在,明日便是鹿鸣宴,你俩再不回来,鹿鸣宴都办不下去了!”

  本次秋闱,沈长林得榜首,称之为解元,沈玉寿第六,称之为亚魁。

  永清县沈家兄弟双双高中的消息,已经在平昌城传遍了,寒门贵子的身份,更为二人的经历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剩下的人中,赵悲煦第四名,称为经魁,文平宪第三十九。

  而贺青山和孙舒阳则落榜了,这在他俩的意料之中,因此在失望过后很快便振作了。

  一阵狂热的喜悦后,沈长林沈玉寿迅速冷静下来,天道酬勤加笔耕不辍,才换来今日的成绩。

  没有李童生、顾先生、许先生、青空先生对他们的精心教导,没有家人的倾力支持,他们走不到今天。

  于是沈长林和沈玉寿急忙取来纸笔,分别给家人师长写信,向他们禀报这个好消息。

  写着写着,一滴泪顺着沈长林的睫毛落入墨汁中。

  他感慨万千,鱼跃龙门,金榜题名……

  这美好一切背后所含的苦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还好,总算走到了今日。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17 23:33:00~2022-06-18 23:30: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繁华 5瓶;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68章 沈解元14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扶摇上青云(科举)完结+番外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扶摇上青云(科举)完结+番外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