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壹(10)16

  马车停在林府门前,门房似乎早就被交代过,看见贾家的马车,立刻就有人上前迎接。

  “琏二爷,老爷在书房等你。”上前迎接贾琏的是一名四十多岁的男人。

  在原身的记忆中,林家还没回姑苏的时候,每年都会往林家来拜节一两次,因此贾琏是认得这个人的。

  这位曾是林家已故老太爷的随从,林老太爷身故后,就被林如海提做了林府大总管。

  林如海回乡守孝这两三年,就是这位在林府坐镇,守着京中的老宅。

  “崔总管?怎么是您老来接我?”贾琏忙从马车上下来打招呼。

  别看崔总管只是个大总管,但这位可是林如海都要尊称一声崔叔的人,可见其在林府的地位绝非一个普通的总管那么简单。

  贾琏又怎么敢在这位面前拿大?

  虽然林家现在沉寂着,但只要林如海明年大比高中,林家的气势又会慢慢回升起来,远比贾家有潜力的多。

  林家现在唯一的缺点就在于,后继无人。

  崔总管笑眯眯的道,“琏二爷客气了,外头天热,快进去吧。”

  “诶,有劳崔总管带路。”贾琏笑着回话,并不在崔总管面前摆谱。

  随着崔总管进了林府,崔总管领着贾琏到了外院大书房门口,“老爷,琏二爷到了。”

  “快,进来。”说着话,林如海已经走到了门口,笑着对贾琏招手。

  贾琏忙进了书房,接着见礼,“见过姑父。”

  “不必客气,”林如海说了一句,转头对崔总管道,“崔叔去忙吧。”

  “诶,老奴告退。”

  等崔总管走了,林如海才拉着贾琏在书房坐下,接着就有丫鬟来奉茶。

  “昨儿在你家,有些话我也不好多提,今日你来,我很高兴,可有些话,我还是想问问你。”林如海喝了口茶,才道。

  贾琏愣了愣,道,“姑父有话不妨直说?”

  “昨日回府后,我听你姑妈提起你的婚事,说你二婶撮合了你和她娘家侄女,可有此事?”

  贾琏闻言一怔,心中虽然疑惑,但还是如实点头,“确有此事。”

  见贾琏承认,林如海面色不显,心中却是一叹。

  他也是个久经世故的人,祖辈、父辈的接连离世,让林家连番受创,元气大伤。林如海也见多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应对一些人情世故,心里自有一杆秤。

  按理说,贾琏是荣国府的子孙,轮不到他这个外姓人来插手他的婚事。

  可他夫人贾敏,未出阁时,同大嫂张氏,也就是贾琏的身生母亲性情相投,感情极深。

  也因此,张氏身故后,贾敏对这个侄儿颇多照拂。

  哪知,她只是随夫回原籍守孝三年,这个侄儿就被娘家二嫂给坑了。

  王家那姑娘相貌是出了名的好,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这学名,通常是家中男孩儿入学时,取的正式名字,因此唤作学名。

  就如同贾珠和贾琏,这都是学名,而贾政今年四月新得的嫡次子,名唤宝玉,贾家这一辈的都从玉字辈,单单宝玉因是衔玉而诞,名字区别于其他兄弟。

  总而言之,一般取学名,都是在入学时取的。可王熙凤,空有学名,却不曾读书,实在荒谬。

  若贾琏还是跟从前那样浪荡贪玩,那倒也罢了,也算是门当户对。

  可如今贾琏既然打算科举应试,王熙凤这样的条件,配贾琏就有些不妥了。

  贾敏昨日跟林如海叨叨了半宿,烦恼得睡不着觉,林如海与夫人感情极好,也因此想提醒贾琏一二,如能退了这门婚事,再择良缘,最好不过。

  “这些话原不该我这个做姑父的来提,只是你父亲那个样,从来不管你,继母就更不必提。你娘还在世的时候,与你姑妈感情极好,因此你姑妈很是放心不下你。”林如海解释了一句,接着切入正题,“你如今既然打算攻读备考,将来必是打算科举入仕的。这王家门第也算是金陵大族,同你们家也是世交,你若不打算入仕,这门婚事也算得上是亲上做亲。”

  贾琏听到这里,便知还有下文。

  果不其然,下文接着就来了。

  “王家大老爷身上无官无爵,全靠胞弟撑着王家门楣,你若是娶王子腾的女儿,日后还能得到王子腾的帮扶,可王家长房这个嫡女,却只是王子腾的侄女而已。而且,王家姑娘的兄长,也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将来说不定还要给你惹来麻烦……”说到这里,林如海顿住,没往下继续说。

  “姑父的担心,小侄心里明白,”贾琏能感觉到,林如海是真心提点他,“王家姑娘我也见过两回,为人爽利,性子果敢,虽然不算熟悉,但几次见面,给我的印象还算不错,”说到这里,贾琏抬眼看看林如海的表情,继续道,“而且,上回我见了她一面,她如今正随着元春一道读书学习,她愿意为了我去学习书中的道理,我就觉得很不错。”

  “至于她的家人,我娶的是王家姑娘,不是整个王家,且出嫁随夫,即便她兄长惹事,也万没有我来担责的道理,就如同我父亲在外惹了事,自然也没有姑父来承担罪责的道理。”

  林如海闻言挑眉,“她如今在跟着元春读书?”

  “是,”贾琏微微一笑,“许是她猜到了我喜欢深明礼仪的姑娘,她愿意做出改变,我为何不给她机会呢?”

  林如海眉头一皱,“你可知,你二婶撮合你和她侄女,未必是为你好?”

  “我知道。”贾琏淡定的道。

  见状,林如海有些意外,“你都知道?”

  “就算是个傻子,活了这十多年,也该明白谁是真心对自己好了。”贾琏微笑道。

  林如海默然,半响后,深吸一口气,“既然你心里明白,我就不多嘴了。”

  “姑父愿意提点小侄,小侄心中感激,不过小侄愿意赌一回。”贾琏笑着道。

  贾琏得承认,七夕那一晚后,他确实有些喜欢王家那个小姑娘了。

  那一夜,灯火通明的街市上,小姑娘有些忐忑的问他,“琏二哥喜欢才女?”

  或许她自己都没发现,她眼里潜藏着的忐忑不安。

  作者有话说:

  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原著,还是确定王熙凤肯定比薛蟠大。

  第一回,只提了甄英莲的年纪,年方三岁,第二年元宵,葫芦庙起火,甄英莲被拐,按理说,甄英莲应该是四岁被拐走,但第四回贾雨村赴任应天府,与门子(曾经葫芦庙的沙弥)说起,却是说甄英莲是五岁被人拐走的。

  如果这个年龄没有问题,那就说明,第一回 的时候,甄英莲是满了三岁,进了四岁,但是虚岁,所以说年方三岁,但实际上是虚岁四岁,四岁这一年,贾宝玉出生,也就是说,甄英莲足足比贾宝玉大三岁。

  所以第四回 ,甄英莲已经十二三岁,那应该是满了十二,进了十三,是虚岁十三,贾宝玉应该是九岁左右,那林妹妹应该就是八岁。第六回说袭人比贾宝玉大两岁,第六十三回又说晴雯、宝钗还有英莲与袭人是同岁。

  (英莲可以确定至少比贾宝玉大三岁,这一点肯定是错的,甄英莲的年龄被弄错,应该是因为她是被拐的,营养不良导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但她实际上比贾宝玉大三岁。)

  所以结果出来了,甄英莲比贾宝玉大三岁,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两岁,黛玉比贾宝玉小一岁,而薛蟠大薛宝钗两岁,也就是说。甄英莲比薛蟠小一岁。

  第二回的时候,说贾宝玉长到七八岁,而同年,贾琏二十岁左右,已经娶妻两年。而这一年,薛蟠只有十一岁,如果王熙凤比薛蟠小的话,哪怕他们同龄,王熙凤也就只有十一岁,十一岁已经嫁人两年,那就是说九岁就出嫁了。

  我:???摆明了这不可能,哪怕是清朝,起码也是十二三岁嫁人,九岁嫁人,除了童养媳,没那么早嫁人的吧?哪怕是清朝背景,都非常的不合理了。

  我思来想去,觉得是誊抄的时候抄错了。

  在古代,口语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辈表亲,男称表哥,女称表姐。但书面用语,是男称表兄,女称表姊。姊妹姊妹,姊是姐姐的意思。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将姊抄错成了妹妹的妹。

  实际上,王熙凤是薛蟠的表姐,而文中说王熙凤称呼薛蟠为哥哥,那好像都不是原稿,而是经过主编们修改过的版本,可能是根据抄错的表妹这个称呼,而改掉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0章 壹(10)1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同人]拯救美强惨姑娘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红楼同人]拯救美强惨姑娘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