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诗妖之祸213

  华光眼眸发亮,心神气定,朝皇上拱手回道:“微臣认为,此事是一些有心人的附会之言,不足取信。”

  钦天监司马宴一听,心头直发颤,侍中华光痛恨外戚,原预想,这事由华光打头,借着谣言,打击新崛起的朱家,没想到,一向偏激冲动的侍中华光,竟没把矛头指向内廷,不由急忙辩驳道:“华相,此次泰山地震,侧峰崩塌,犹在谣言之后,可见是上天早有异象,应在南宫。”

  “不用说得这么委婉,什么南宫,直言是元妃就好。”皇上凌厉的眼神一转,直盯着司马宴,言辞极为刻薄道:“朕最讨厌你这种遮遮掩掩,说冠冕堂皇话,行魑魅魍魉事,全天下就你会装。”

  七星宫在京城南面,因此得名南宫。

  所以,又常称之为南宫。

  “如果凭此断定庆祐十年妖孽出世,那是不是要把颍州府甚至全天下那年出生的人都处决了,才能斩绝后患?”

  “靖边元年的内廷之事,嫔妃与皇子的对话,民间是如何得知?”

  “说泰山塌,是因为朕受蒙蔽,那你们是觉得,朕能被一妇人所左右,还是觉得朕无能?”

  皇上疾辞厉色一口气问出三个关键点,在座宰相,个个如坐针毡,又见皇上一脸厉色地紧盯着钦天监司马宴,右手重重地敲了敲身前的御案,“来,司马卿,你来回答朕。”

  随着话音一落,司马宴惊吓得扑通跪倒在地,“陛下,微臣说得是事实,陛下是天子,天降灾祸,是上天在向陛下示警……”

  皇上完全不想听这话,粗暴打断,他从不信天人感应,鬼神之说,“又或者,是朕的刀砍不动人了?”

  这话让御前的六位宰相,再也坐不住了,齐齐从红木宫椅上站起身,中书令令狐游只能出声,也必须出声,“陛下,臣愿亲赴泰山查看侧峰崩塌一事,若是天灾,那与人无尤,如是人祸,必将严惩为祸之人。”

  自中书令谢无病逝后,令狐游由门下省调入中书省,接任中书令一职,因为本朝中书省权重,所以,令狐游的调职,相当于升迁,同时,原中书侍郎许节,升迁为中书令。

  中书省出现两位中书令。

  定北侯苏一泉,卸任羽林大将军一职,转入门下省任侍中,苏一泉也成为自英宗祥化三年后,朝堂文武大争下,出将入相第一人,当时任命一出,就有御史弹劾:此举有违惯例,武将不宜入主中枢。

  皇上只说了一句:太宗朝有那么多能臣出将入相,要不,你直接去地下帮朕问问太宗皇帝,朕可不可以这么做?

  哪位御史吓得再不敢吱声。

  事后,皇上气不过,不仅把那位御史弄去西域都护府,作为使节,出使西域诸国,还把御史中丞周宣给贬到岭南去,拔擢御史台侍御史黄成为御史中丞,并重新调兰州刺史兼防御使张尧入御史台任御史大夫。

  自从收复河西四城,兰州不再是边关前线。

  如今中枢的六位宰相,分别是尚书省的左右仆射郭全和尚伍未变,中书省的中书令令狐游与许节,门下省的侍中华光、苏一泉。

  为了顾念老臣,皇上还特地给侍中华光加了从二品光??大夫的荣誉衔。

  皇上听了令狐游的话,心头怒火才稍稍抑制些,不再去看钦天监司马宴,对令狐游交待道:“除了你去,让御史中丞黄成跟你一起,另外,你向丘子进再要个大理寺的人,一同前往,给朕好好查,查清楚,到底是有人利用童谣作附会之语,还是有心人刻意制造童谣,目的全是为了陷害元妃。”

  令狐游忙应下来。

  御史中丞黄成,长子娶的便是修成县君朱三娘,是元妃三妹。

  丘子进,指的是大理卿丘于扬,字子进。

  当天,钦天监司马宴离开七星宫,连家门都没回,刚一脚踏入京城南边的明德门,众目睽睽之下,被大理寺的人直接带走,并且是大理卿丘于扬亲自上场,把人投入牢狱进行审讯。

  以此为节点,拉开了昌平六年血1腥的序幕。

  许多人被牵连进去,苛刑峻法之严,使接下来三个月,东市与西市两处公开处死罪犯的地点,血流成河,尸海如山,因正是大暑天,许多尸体没来得及搬走就开始发臭了,整个京城风声鹤唳,许多高门大户战战兢兢,夜不能寐,生怕一夜起来,就被族灭了。

  这桩因童谣引发的惊天大案,在后世史书上,成为世宗武皇帝张衍的一个重要污点,这位在位四十五年、文治武功堪比太宗的世宗武皇帝,因此案,留下了一个好刑罚、好杀虐的恶名。

  那则童谣预示灾祸,又称诗妖。

  所以,这桩惊天大案,又称被后世称之为:诗妖之祸。

  当前眼下,先是钦天监司马宴以妖言祸众罪,被腰斩弃市,夷三族。

  泰州府刺史以及泰州府五品以上州府佐官,全部被族灭。

  九嫔之一的苏婉清苏充仪,被废为庶人,赐白绫自尽,苏家被夷三族,平南伯凌岳亲赴南康王国封地,逮捕王府长史苏则进京问罪,遭南康王拒绝,随后,南康王张稹起兵谋反,率两千王国守卫屠尽朝廷派驻南康王国的官员。

  这桩谋反案,乱兵未出南康国,便被平南伯凌岳带领的两千蛮军给镇压平息了下来,南康王张稹在被押解回京的途中,自言:母族已尽,父不容子,天地之间,再无容身之处。

  自投水于汉江中。

  在京城的皇上听得消息,震怒之下,直言:子反父,大逆,诏令废南康王为庶人,除南康国,又令平南伯不得打捞尸体,随同张稹一同谋反的两千守卫全部投入汉水之中溺没。

  崇阳长公主被削去长公主封号,着令立即回封地,终其一生不得再踏入京城,并判其与驸马崔行义绝,崔行因未能规劝公主,使其犯下大祸,被族灭。

  从此之后,京中高门大户越发不愿尚公主。

  远在辽东任襄平县尉的许炎,被贬为庶人,改姓戾,戾炎本人与后世子孙永不得离开辽东,并判戾炎与妻子范氏义绝,范氏被赐死,母家被族灭。

  许家长孙一支,尽数被折。

  早已病入膏肓的燕国夫人许王氏,听到消息,一命呜呼,临死前,给皇上留了遗言,道:许家门衰祚薄,能得文贞皇后降临,已是邀天之幸,小辈女娘,皆福薄,难登大雅之堂,不堪作配皇子藩王。

  皇上念及亡母,没有再追究许家。

  给了燕国夫人死后哀荣。

  随着燕国夫人的死,诗妖案也进入了收尾阶段,京城内的所有高门大户,终皇上一朝,都夹着尾巴老实过日子,不敢再生幺蛾子。

  直到此时,身处内廷的朱颜,才从襄阳长公主口中知道掀起这场惊天血1案的诗妖,也就是那则童谣。

  “据御前的人说,苏庶人自缢前,曾要求见皇上一面,说自己能预知未来,她愿当面告诉皇上以后发生的事,被皇上一口拒绝了,听说,她被内侍缢死前,还曾咒骂你是猪精妖孽转世,前世根本没有你这个人云云,”襄阳长公主说到这,直接嗤笑了起来。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瞧着,苏庶人临死前,倒是糊涂,明知皇上不信鬼神,还扯前世之事,你说可笑不可笑。”

  朱颜听得襄阳这话,神色凝重,几乎立即猜到,苏婉清有和二妹朱绮一样的经历,只是二妹朱绮的梦境中,并没有苏婉清这号人,而苏婉清的前世,却没有她。

  然而,朱颜却很快把这些都抛开了,不再纠结。

  人死如灯灭。

  令朱颜震惊得难以接受的一桩事,是年仅九岁的南康王投水自尽。

  张稹虽不是狗皇帝下令杀的,却因狗皇帝的不容情而死。

  天家无父子。

  她心中又惊又惧,惧怕得厉害。

  很担心儿子阿稷,谁知,儿子阿稷却跟没事人一般,还就此事斥责道:“八弟胆子太小了,再怎么样,他也是阿耶的儿子,谁会要他的性命,押来京城最多被圈禁,偏要自己想不开寻死,连个辩解的机会都不留给自己。”

  朱颜看着儿子说得理直气壮,头一回觉得,或许儿子已经不需要她了。

  儿子阿稷像极了狗皇帝,简直是狗皇帝的翻版,和狗皇帝一样,都是帝王爱子,所以,在他们俩眼里,皇帝先是父,然后才是君,而在其余皇子藩王眼中,皇帝先是君,尔后才是父。

  狗皇帝养在先帝膝下,阿稷养在狗皇帝身边。

  所以,他们俩如今都体会不到,身为皇子,面对父皇,那种先君后父的感受。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更新~~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124章 诗妖之祸21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宠妃死对头完结+番外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穿成宠妃死对头完结+番外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