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62

  嘲笑完大冤种弟弟,沈丽姝慢悠悠坐下,听小伙伴们讲集市上的见闻。

  这时,混在其中一个略眼生的男孩站出来说,“姝娘,奶今儿特意在集市上买了肉,让你待会带大弟二弟过去吃饭。”

  沈丽姝其实早注意到他了,依稀记得这是沈家的男孩。但她一时没想起他的名字,甚至连排行多少、沈家哪一房都想不起来。

  她也不想跟老爹的亲生父母家这般生疏,可是沈家的兄弟姐们,比徐家几乎还要多一倍,平日又不大来往,原先的小姝娘都未必分得清这些兄弟姐妹,更何况半路穿过来的她?

  机智的姝娘心想她该遵循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基本原则了。

  不给自己开口犯错的机会,大家就不知道她连堂兄弟们都不记得。

  所以一早就看到了这位堂兄弟,她也没当没看到,想着如果有事,他会先开口,她就省了打招呼的过程,而且把时间拖一拖,说不定她先想起对方的名字呢。

  果然他一开口,沈丽姝突然灵光一闪,这好像是沈三伯的大儿子沈大柳,在堂兄弟中排行老五。

  也是她最小的一个堂哥,剩下那都是弟弟了,见了她得乖乖喊堂姊的。

  困扰心头的一个小问题解决了,沈丽姝立刻熟稔的打招呼,“五堂哥,你怎么在这儿,在集市上跟大家刚巧碰到的吗?”

  沈大柳爽朗一笑,在黝黑的皮肤下,一口牙齿简直白得发光,他道:“我一早就来了,那时你还没起,我们才去集市上逛了一圈。”

  沈丽姝想起来了,老爹昨天送他们下乡时提过,他小时候还在镇上生活,上头两个哥哥年龄相差有点大,还要帮爹娘干农活,只会管着他们几个弟弟不许胡闹;四哥又太老实没趣,不肯带他玩;最后他跟同样不安分的三哥狼狈为奸,兄弟俩上房揭瓦,是周围出了名的熊孩子。

  可以说沈三伯跟老爹不但是兄弟,还是小时候最铁的伙伴,她爹被出继,离家近二十年,这份情谊也没大改变,所以这一大早其他堂兄弟都没有动静,只有沈三伯的儿子早早来找他们了。

  这份亲近沈丽姝是接受的,于是立刻转头征求在场长辈的意见,“姥爷姥姥,那我们中午先去爷爷奶奶家?”

  人家都特意买了肉,还这么早让人过来守着,就为了接孩子们过去吃顿饭,徐姥姥徐姥爷又怎么能说不。

  就算他们私底下跟老沈家卯着劲,本意也都是为孩子们好,爷爷家对几个孩子如此上心,徐姥爷也是乐见其成的,便爽快摆手,“去吧,这是应该的。”

  “好,那我去拿板栗。”她说要请姥爷家和爷爷家的人都尝尝板栗烧鸡,就真从家里拎了一兜板栗过来,给姥爷家那份昨天就拿出来了,现在去老沈家吃饭,正好把剩下那份带上。

  沈丽姝亲自去屋里取东西,当然不会只带一兜板栗,作为合格的端水大师,她早在昨天上午购物时就安排好了,给徐姥爷和沈爷爷家的糕点一式两份,不偏不倚。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攀比,甚至连口味都一模一样。

  嘴上说着应该去老沈家的徐姥爷,看外孙女进屋拿东西还忐忑了一下,见她出来只拎着几个熟悉的糕点包装,并没有带任何行李,立刻安心了,老脸都快笑成了一朵花,亲自把人送到院子门口殷殷叮嘱,“你们在爷爷奶奶好好玩,晚些回来也没事。”

  反正最后还是要回他家睡的。

  “好的。”沈丽姝和弟弟们乖巧点头,然后他们谨遵姥爷的嘱咐,真就很晚很晚才回来,徐姥爷一家从白天等到黑夜,才等回来在老沈家吃过了晚饭、依依不舍离开的姐弟三个。

  弄到这么晚,沈丽姝也不是故意的,但是老沈家的壮丁们太好用了。

  既然要一碗水端平,不如就贯彻到底喽。目前她的烧烤实验最缺两样东西,木炭和竹签,前者徐二舅有关系可以帮她弄来现成的,后者却是有钱都买不到,刚好老沈家的伯父堂哥们人多力气大还肯吃苦,沈丽姝就请他们帮她削制打磨一些签子了。

  这是沈丽姝一早就想好的。

  一旦摆烧烤摊,他们就需要大量的木签用来串肉,不管是从环保还是节省成本的角度出发,她都可以劝说自己循环利用木签,像饭店的碗筷一样,只要做好清洗消毒工作就好。

  可木签又不是铁签,能用个三五回就算它结实耐用了。

  到那时候,他们仍然要准备好足够多的木签,且需要随时补货。

  沈丽姝不是顾此失彼的人,她一早想到这个,就打上了沈家人的主意。

  老沈家不但人多力量大,刚好也住在镇上,随时可以去林子里砍树,可比他们在城里弄这玩意儿的成本低多了。

  但沈丽姝是有这么个打算,却没想要这么快“穷图匕见”,总要先跟老沈家的大家相处相处,增进一下感情,才好提要求嘛。

  然而一跟着沈大柳来到沈家,姐弟三个受到了丝毫不亚于在徐家时的热情欢迎,老沈家一屋子的大人小孩跟前跟后,就差没有夹道欢迎了,场面一度十分壮观。

  吃饭的场面也很夸张。

  沈家今日的菜式堪称丰富,炖了新鲜的猪肉,炒了一大盘鸡蛋,还有一盘据说是伯父们上个月在林子捉到的野鸡,没有去集市上卖掉也没有自己吃,而是为了等他们姐弟来尝,生生存放了一个多月。

  沈丽姝听到沈家人这么介绍的时候,心里想着有些过了,但是对于夹到碗里的鸡啊肉啊,她吃着是真香,尤其是那盘为了他们存放了一个多月的鸡肉。

  可能是因为野鸡肉不多,沈奶奶她们不像对待猪肉一样随意,很是费了点心思和火候整治,将鸡肉炖得软烂入味,还放了增香提味的干蘑菇,吃起来极有风味,跟沈丽姝上辈子吃过的鸡肉都不一样。

  这顿饭算是超出了沈丽姝的预期,不仅是菜本身好吃,她也真正意识到了老沈家有多么重视他们了。

  明明他们三个孩子,热情招待也可以用更轻松的方式,比如准备些小孩子都喜欢吃的零嘴小吃,都能让他们至少两个小老弟吃得开心也玩得开心。

  老沈家偏要拿出过年待客的隆重规格,足见其用心程度。

  沈丽姝还是能看出,沈爷爷沈奶奶等长辈应该就是补偿心理而不是别有所图,大概觉得平时照顾不到他们,没尽到长辈的心意,现在终于有了接触的机会,恨不得一口气全给他们补上来。

  她便也不客气的笑纳了这份好意。

  补偿好啊,刚好她有事请伯父们帮忙,这下都不需要先走流程套近乎了。

  于是吃完午饭,沈丽姝就把想要打磨一批木签子的要求,同目前跟她最熟的四伯说了。

  农闲时节,沈家人又因为这两天要欢迎他们姐弟,特意没去打零工,沈丽姝当着全家人的面说想要砍树打磨签子,自然不仅是沈四伯当即点头应允,几个伯父也都纷纷响应,人狠话不多的大伯父当时就扛上斧头出发了,“姝娘要不要一起去林子?正好你自己挑树。”

  沈丽姝虽然对木材的品种用途一无所知,但还是毫不犹豫跟着去了,加上同样要看热闹的小老弟和堂兄弟姐妹们,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

  是的,除了沈丽姝毫不犹豫凑这种热闹,沈家还有几个女孩兴致勃勃跟着,其中就有沈四伯家的一双姐妹花。

  说起来沈徐两家都住镇上,但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可谓是天差地别。

  徐家的男孩们不管有没有天赋,满六岁都得去私塾念书,沈家却不用。

  因为沈家家底薄,等着张嘴吃饭的人太多了,真要说日子好起来也就这几年的事,这其中少不了沈家旺的帮衬,前面提到过的,沈家旺能给他们找不压价的铺子卖农产品,徐家也给过花生等经济作物种子带他们赚钱,甚至沈家人每年闲暇时节很容易找零工活,也有些是看沈家旺的面子。

  沈家人借着这层关系日子蒸蒸日上,却也不是穷人乍富,更不是天上掉馅饼,依然是他们辛勤劳动所得,哪怕如今有了一点点家底,也绝不敢挥霍。

  就像送孩子念书,沈家如今养住的男孩足足十三个,都送去念书的话,地里每年的出息恐怕都还不够给他们交束脩的,倘若只挑一两个送去读书,一来他们中并没有那种天资聪颖、一看就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二来人丁兴旺的家族最怕不患寡而患不均。

  既如此,还不如一家人整整齐齐,都当失学儿童好了。

  沈爷爷沈奶奶是典型的封建思想,嫁出去的女儿都是泼出去的水,孙女儿自然也一样。男孩们他们都顾不上好好培养,女孩们就更不大管了。

  沈丽姝的堂姐妹们当然也会跟各自的母亲做针线学家务这些基本技能,但到了农忙的时候,她们也都要下地干活,并没有常年被拘在家中,自然而然养成了比徐家女孩们更外向大胆的性格,兄弟们能跟着去看热闹,她们也能。

  沈家已经长成的几位大姑娘,两位已经出嫁了,一位备嫁中,正被母亲和婶婶们拉着做紧急培训,如今跟着出来看热闹的当中,就数沈四伯的女儿年纪最大,不过也只比沈丽姝大两岁。

  这位名唤青娘的四堂姐,跟沈丽姝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她以为沈四伯那么憨厚老实、不争不抢的性子,又没有儿子,可能在家里地位比较尴尬,连带着妻女也是被其他几房欺压的小白菜,弱小可怜又无助。

  就像很多小说里重生女主上一世的配置。

  事实却不是如此,至少不全是,青娘堂姐是沈丽姝穿越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性格比她还自来熟的同龄女孩,在其他兄弟姐妹们表现得比她这个客人还拘谨羞涩的时候,青娘已经不见外的跟她聊起来了。

  姐妹们想跟着去看热闹也是青娘带头,她还很聪明,不给爷爷奶奶阻止的机会,先一步挽住沈丽姝的手,“大哥他们大大咧咧的,万一把姝娘带丢了怎么办?还是我们跟着一起,也好为姝娘和弟弟们带路。”

  这话一说,沈奶奶脸上的不赞同立刻变成了笑容,还叮嘱孙女们好好给姝娘姐弟介绍一下周边的风景。

  沈丽姝穿越这么久,向来只有她找工具人的份,第一次被当工具人,非但不介意,还给堂姐点了个赞。

  小姑娘很有想法,跟她学做菜吧!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30章6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汴京生活日志完结+番外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汴京生活日志完结+番外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