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87

  剩下的一些装不上,严之默就借用了以前做蜡烛时用的竹筒模具,灌了三个竹筒。

  到时候切成小圆块,也一样卖。

  这次五十个模具,就全做成普通的肥皂,好给刁翔交货。

  再多的五十块,严之默还有别的打算。

  忙活完做肥皂的事,依旧闲不下来。

  因明天一早盘炕的就来了,所以一些东西要提前收拾好。

  要带去王大夫家的一些日常物件,都装在一起,只留了必须要用的,到时再带走。

  而白日里姚灼已经把卧房收拾了出来,他横竖无事,就坐着轮椅慢慢地挪。

  把银钱、首饰都扎进小包袱里,贴身带走。

  衣服也都锁进旧木箱里,免得在盘炕时落上尘灰。

  原本想着换个地方住七日,要带的东西不少,可真收拾起来,才发现也没那么多。

  必须带的除了贵重物品,也就是床上的铺盖和换洗的衣物。

  想到住过去少不得要借王大夫家的灶房开火,就商量好挂在梁上风干的兔子与山鸡各拿一只。

  米面各装了一小口袋,明日再去方老三家换些新鲜的菜和鸡蛋,基本就够吃了。

  因而本打算提前一日运东西,眼下一看也没必要了。

  只拜托姜越下工去接殊哥儿时跟王大夫说一声就好。

  次日,盘炕果然依照约定一早就来了。

  因谈的是包工包料的,价格贵些,但省心。

  麻三说自家的炕就是找这人盘的,做事实在,去年睡了一冬,一点毛病都没有。

  而且做这事讲究的就是一个口碑,大家乡里乡亲的,给谁家做砸了,日后也没人找了。

  领头的人自称王大,看起来确实是个可靠的汉子。

  因之前就说要用砖,不要土坯的,谈的包工包料,所以王大直接带着一板车的砖头来。

  他们常做这事,需要多少条砖都心里有数。

  进屋以后,便是丈量位置,差不多基于原来床的范围,能够稍微扩大一点。

  确认无误后,严之默又提出,他想把柴房改造成相通的暖房。

  王大一愣,没想到还有村户人想在家做暖房的,这东西他听盘炕的师父说起过,只有城里大户人家才有。

  “做个暖房不难,就是麻烦些,工期需延两日。”他进柴房看了一圈,指了指房顶和门窗,“这屋子也要重新修补一下,窗户直接堵上,不然热气要跑。”

  修屋子的活索性他们也包了,这个容易,多拿不了几个钱,就是顺手的事。

  谈妥后,王大一共收了二两银子。

  减去买新砖的钱,他们几个还能各自分个几百文。

  盘炕是个手艺活,手艺人总是挣钱的。

  就是家里的钱袋现在余钱不多了,剩下的倒是够家里日常花销一阵,但大钱是没有。

  除了蜡烛这个稳定进项,肥皂的生产周期太长,严之默又记起想用枸桔提取精油和香水的事,算算日子,也九月下旬了,或许山上早一批枸桔已经有成熟的。

  得空倒是可以去山上看看。

  因考虑到这边要多做两日,不好当着别人的面做蜡烛,又不能耽搁交货的日期,严之默遂去和王大夫商量,这几日还是借他的院子用。

  王大夫家的院子不小,前院晒草药,后院种草药,但也没把地方都占满。

  一听严之默说的,他就答应了,严之默又顺势提出用蜡烛抵借住这几日的银钱,毕竟王大夫不肯收钱,可蜡烛是都用得上的。

  王大夫推了两句,最后也应了,是以两边都踏实。

  运果子和模具花了些时间,已经灌入模具的那些没搬来,直接放进灶房锁了门。

  果子和模具也只带了这两三日能做的数量,更多的也没必要搬来运去,反正等暖房修好还要回去。

  忙碌的白日以大家围坐在王大夫家里,吃一顿山鸡汤作为句号。

  山鸡炖汤很是滋补,而且因为是在王大夫家开的火,严之默还加了几位不太影响味道的草药与山菌同煮,有点药膳的意思。

  苓哥儿跟着爷爷生活,爷爷的厨艺能好到哪里去?充其量就是两个字:能吃。

  所以别看他不短吃穿,可也很久没吃过这么香的饭了。

  偏偏爷爷还要在一旁教育他细嚼慢咽的养生之道,他只好耐着性子止住了狼吞虎咽的势头。

  王大夫其实心里也高兴,日日在家就他和小孙儿,房子一安静下来,他就总想到自己去了的儿子和儿媳。

  后来殊哥儿成日都在,孙儿有了玩伴,也比以前更加活泼爱笑了,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现在严之默又领着夫郎过来借住了,他和这两个小辈很是投缘,尤其是严之默。

  高兴狠了,还抱出一坛米酒,隔水温了,说这米酒和严之默与姚灼喝的药不冲突,可以稍微尝一杯。

  严之默尝了一口,只觉得甜甜的,和饮料一般。

  姚灼显然也喜欢,稍微抿了一点,咂砸舌头,又抿了一点,看着格外可爱。

  可惜米酒基本和酒的关系不大,弹幕期待的酒后情节并未出现。

  一顿饭吃罢,王大夫意犹未尽,又拉着严之默进屋聊。

  在听说严之默会下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当即摆出棋盘,要和他手谈两局。

  严之默也好久没下棋了,手有些痒,便先送姚灼回了房。

  苓哥儿跟着姚灼进屋,就为了多逗一会儿九月和十六,严之默见他俩一大一小也能玩到一起去,在门口看了半晌,才笑着离开。

  棋局真正摆开,王大夫才发现严之默的棋艺要比自己好许多。

  连输两局后老头心态有点崩,感觉捋胡子的手都快把胡子拽掉两根。

  看了看时辰,严之默也惦念回屋看夫郎,就动了点心思,不露痕迹地让了王大夫一局。

  老头终于眉目舒展,感慨今晚真是久违的畅快。

  严之默得以脱身回房,见屋内还亮着灯,心下一跳。

  他以为姚灼早该睡了,没成想推开门,见姚灼还在灯下做针线活。

  但长夜静谧,他也不由地放缓放低了声音。

  “怎的还没睡?”

  “等你呢,本以为你半个时辰前就该回了。”姚灼说的倒是实话,他不懂下棋,原来会下这么久的。

  “本以为就下一局,结果下了三局。”严之默进门前在院子里洗漱过,灶房有给他剩下洗漱的水,不过不太热了。

  走了几步回来,现在手还有点凉。

  他上前接过姚灼的针线筐放到桌上,大约是感受到了严之默身上传来的寒凉,姚灼握住他的手搓了搓。

  “下了三局,输赢如何?”

  严之默悄悄说了结果,像是生怕王大夫会听到似的。

  姚灼被逗乐,轻笑一声,又真诚道:“夫君你怎的什么都会?”

  严之默很想说,那是因为我活了两辈子,虽然长度较短,但厚度足够。

  “不过是什么都爱琢磨一下罢了,没把心思放在读书一路上,不然说不定我现在都连中三元了。”他开了个玩笑,也把原主的经历嵌了进去。

  这话题就此揭过,严之默脱了外衣上床,钻进已经被夫郎焐热的被窝里后,舒服地喟叹一声。

  姚灼把伤腿的位置摆好,挨着严之默躺下,也感慨,“新棉被就是舒服,这回被面和里子都用的是好布,结结实实的,定能盖好几年。”

  这个时代老百姓的梦想无非是四个字:吃饱穿暖。

  日日劳作,为的就是吃的一口饭,身上一件衣,头顶一片瓦。

  若饭能从粗粮变作细粮,隔三差五能吃顿荤菜,若衣服能从粗布变作棉布,还能多几件淘换,若土坯房能变作青砖瓦房,再多养些牲畜,那就是人人都会艳羡的顶好的日子了。

  他尤其稀罕棉被,躺下后又摸了好几下。

  于是小两口熄了灯以后的夜话,从棉被说到棉花,又从棉花说到棉花的原产地西域。

  严之默还讲,江南的大户人家会用蚕丝被,盖在身上轻若无物,但温暖如春。

  他早就发现姚灼喜欢听故事,也许是因为始终没怎么出过这个小村子,所以经常追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而且对自己说的深信不疑,至于为何知晓,也毫不怀疑。

  搞得弹幕里的观众感慨。

  【这样的灼哥儿岂不是太好骗了,建议送到我这里来接受反诈教育(狗头.jpg))】

  【前面的,你算盘珠子都崩我脸上了!】

  直到严之默自己把自己讲困了,最后几个字变成梦境边缘的呓语。

  翻个身,一只手臂搭在姚灼身上,夫郎在怀,堕入黑甜。

  姚灼知晓严之默这段时间累得不轻,只盼自己腿快些好。

  若真像县城大夫讲的,等拆了夹板,自己的腿就不瘸了,以后就能帮夫君做更多的事,出门也不担心旁人投来异样的眼光。

  他想着想着,也跟着一起阖眼,谁料竟做了一个不短的梦。

  梦见了严之默故事里的大漠和江南。

  作者有话要说:

  以后要安排默宝带着灼宝到处旅游!(揣手手)

  元旦快乐呀家人们!新的一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

  前文勘误:本文前面剧情中提到过“木棉花”这个东西,当初写的是这个时代棉花还没有从西域穿进内地,所以都用木棉做棉衣和棉被。但是经过查资料发现,木棉花不能织布,这样就和文中买棉布穿棉衣的剧情冲突了,所以还是改成这个时代内地已经有棉花了~顺便因为家里盖的都是棉花被,查的时候才知道现在被子很多都是用什么大豆纤维了0.0

  ——

  预收求收藏~

  主攻种田文《夫郎赘婿是天才国医》一句话简介:国医圣手穿成盲眼小村医后

  主攻年代文《满级大佬重启1990》一句话简介:九零创业从捡垃圾开始

  文案在专栏,欢迎戳戳!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42章8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直播宠夫郎后我在异世暴富完结+番外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直播宠夫郎后我在异世暴富完结+番外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