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番外 汉宫秋 ......1072

  要不要找他呢?

  想到这个问题之后,云芳火速地否定了这个想法。

  找他干嘛?自己现在没钱找人是要花钱的呀。

  找到了之后怎么说?

  你好,咱俩上辈子是夫妻,我来看看你过得好不好。

  再或者:你好,咱俩上辈子的夫妻,现在被挖的那个墓葬群就是咱们子孙的。我想来问一下,你知道了有什么心情或者是感想?

  想到这里,云芳对着自己脑门拍了一下。

  “我有病!精神病!神经病!”

  这话跟谁说谁都不相信。

  算了算了,在各自的角落里面各自美丽吧。

  半梦半醒的时候,云芳生出一个很荒谬的想法。

  要是找贾瑭结婚,会不会再把三个孩子给生下来?

  云芳睡意全消,在想:会不会啊?

  就在云芳思考这个可能性的时候,手机响了,他赶快把手机拿起来看了看。

  “喂?”

  “喂,你在胖胖那儿呆的怎么样?来十一,跟干妈打个招呼。”

  云芳赶紧跟电话那头的婴儿说了几句婴语。

  朋友就说:“ 十一爸爸过几天有假期,我们想开车去看看你。”

  “啊!挺远的呀。”

  “是啊,我们考虑过坐火车,但是十一的东西太多,上火车的时候就会匆忙,而且她一旦闹起来整个车厢的人要受影响。所以还是自己开车更方便一些。最近一段时间我驾驶技术明显见长,到时候我和她爸爸轮换着开车。”

  云芳想了想:“那行吧,那就辛苦十一爸爸和十一妈妈了。到时候我请你们吃大餐,再带你们在附近转一转。”

  “好啊!其实我就想看看你过得好不好,这半年来也没和你联系过.....哎呀,别哭,这是怎么了?我说过几遍了,让你看着点孩子,你怎么又玩手机!算了,芳芳,不说了哈,十一哭了。”

  云芳挂了电话。

  她慢慢的把手机放放到枕头边,决定了,不去找贾瑭了。

  蘑菇很好,桂哥儿小时候也可爱,长生也很招人疼,但是......不想带孩子。

  养个孩子多折腾人啊,而且还一下子养了仨。

  这一辈子还是孤独终老算了。

  睡觉睡觉,明天要忙,这年头干什么都没有自己赚钱重要。

  贾瑭还在床上躺着读书。

  这本书真的很有意思,虽然是梁朝的断代史,但是梁以前的朝代和后面的陈朝也有涉及。

  梁朝,对于前面将近七十年的事儿贾瑭知道,蘑菇执政六十多年,贾瑭也知道大半,加起来一百四十年历史,后续还有二百多年,放眼望去,能延续近四百年的王朝真的是很长寿了。

  陈朝历史只有二百八十三年,比起来差了一百多年呢。

  而陈朝初期将近百年的时间,施政纲领七分是从蘑菇哪儿学来的。可见蘑菇的影响是深入到了人心中的。

  唉!

  他离开那个时代也不过短短的半年,就感觉中间隔着数千年。

  同一时间在考古现场,所有的灯光映照下,一群人围在一起慢慢的挖掘着一件金属东西。

  不断有人在猜测着这是什么东西,没一会儿,附近出现了一模一样的金属,继续向下挖,这个东西露出地面三次寸左右,现场有人猜测:“这大概是鼎的双耳。”

  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

  鼎是祭祀的礼器,这东西距离测试的墓室有一点距离,很多人猜测这应该是后来放置的,不属于陪葬品,应该是祭祀的时候留下的。

  说有灯光照着,不少人在周围忙活。再远的地方,围了一圈儿的工作人员,大家都熬夜等着看这是什么东西。

  三个小时之后,鼎身已经出现,在清理上面的泥土的时候,发现鼎的内部有铭文。

  “头儿,这是个宝贝,这里面有字。”

  没字已经是宝贝了,有字绝对是宝贝中的宝贝。

  “上面写什么? ”

  “现在看不出来,还有一半没有清理出来呢。 ”

  “快快快,相机呢?还有一些设备准备好。 ”

  大家更兴奋了,这短短的几行铭文,让大家能穿透时光看到那一段儿的历史。生出一种参与其中的感觉,这就是考古的魅力所在。连日来的疲劳会在看到这些铭文的第一眼消失无踪。

  天亮之后,整个鼎已经被移出了土坑,大家开始采取保护措施,同时鼎中的杂物和泥土被清理出来拿去分析,不少人聚在一起,等着看铭文。

  “这绝对是宝贝......前几个字是时间,接着是事情......这是陈高祖祭祀祖宗的东西,告知他祖宗绦得到了江山,前面几个字是他起事的时间......快,找人保护,一定要保护好,这东西绝对是国宝。”

  随后这大鼎被武装押运离开。

  有人就有疑问:“既然是祭祀贾绦的,怎么摆在了贾桂的墓前?”

  一个年轻人说:“他找错了祖宗?不过都是一家,跟谁说都是一样的。”

  “你闭嘴!”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前辈很不高兴:“这种祭祀的大事能搞错吗?他能分不清祖宗的坟头吗? ”

  刚才说话的年轻人嘟囔了几句:“除了他找错地方还有别的解释吗?”

  但是那一群老家伙们已经在想这会挖的是不是贾桂的墓,而是贾绦的。甚至有的人还在想是不是遭遇过盗墓贼,盗墓贼发现这玩意儿太重拿不走之后随便找个地方就地掩埋了。

  这群老家伙们都觉得自己分析的特别合理,至于祭祀错祖宗这事儿想都不要想,千万不要小看古人对祖宗的重视。

  就在他们一群人在讨论这件事儿的时候,大鼎外观的照片已经在网上传疯了。

  云芳这个时候正骑着胖胖的小电驴买早餐,作为排队买早餐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儿。她也随大流拿手机看了一眼,看的时候还在想这玩意儿看上去呆头呆脑,特别笨重,好丑啊!

  最后把手机装包里,买了早餐嘴里叼着一袋酸奶,骑着小电驴迎着朝阳和万千打工人一样奔赴自己的岗位。

  贾瑭也看到了这个照片,除了心情比较复杂之外,没什么可说的。到了中午铭文也已经公布了出来。

  网上又掀起了一轮新的讨论。大家的话题都在说明明祭祀的是一代目,为什么摆在了一代目亲爹的墓前。

  网上分成了几派,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

  还有不少人在网上写小作文的,贾瑭看了一眼就觉得不堪入目。把自己家的和谐的家庭关系写得如此的......

  冷静,冷静。

  这也不是多严重的事,贾瑭敢打包票,绝对是那个开国皇帝陈高祖找错地方了。

  老贾家找坟头的不靠谱是一脉相传的,金陵的族人个隔三差五的闹笑话。再说二百年的时光,如果是石碑八成字迹模糊了,如果是木头做的碑肯定腐烂了。加上周围的坟头很多,想找对有点难,想找错很容易。

  贾瑭回想了一下,自己虽然只有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特别能生。

  在贾瑭去世前,贾桂嫡出庶出的儿子成家立业的有五个,长生的儿子嫡出庶出活下来的有八个。下葬的时候这堂兄弟十三个一字排开,后面跟着这十三个的儿子,他们的儿子也很多,贾瑭去世前,大大小小的重孙子有三十多个。如果都没夭折,那真的是一大片坟头啊,想找对坟头很难。没把大鼎摆在长生的坟前已经是他们很认真的找过了。

  唉!

  这么多人口没点家业真的养不起,贾瑭晚年看到这些孙子们还好,心情还能平静,看到一群小萝卜头重孙子们在自己身边玩耍打闹,他就觉得要心肺骤停!这都是吞金兽啊!别说还有那么多的重孙女要发嫁呢,这些嫁妆加起来真的跟割肉一样。他们真的要多谢谢云芳给他们攒下了那么厚的家底,让外来户贾瑭这一脉用了二百多年繁衍出一个当地的大族出来。也就是因为人丁茂盛,在造反的时候举族起事,前期文臣武将都是姓贾的,那真是人才济济上下一心,别的势力羡慕都羡慕不来。

  想到这儿,他真想抽自己一巴掌,那天怎么不多看对方几眼,这真是人海汹涌,一转眼已经找不到她了。

  唉!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417章 番外 汉宫秋 ......107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同人]红楼沉浸式围观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红楼同人]红楼沉浸式围观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