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新起点713

  这样的话天天天说,说的李纨心力交瘁,而且连续说,说的她除了老太太也真的信不过别人。

  但是老太太最喜欢的是宝玉,有精力就去管宝玉了,谁管的了自己母子?

  她满腹心事回到园子里,看她闷闷不乐贾兰问他:“妈妈怎么了?”

  儿子也不小了,李纨秉承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念头,除了必要的花费之外,是能省就省,而且也不瞒着儿子,家里有事儿给他讲清楚。

  她吸取了老太太和王夫人养儿子的教训,觉得都是大家对孩子太溺爱了,什么事儿都给孩子做好了,导致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废物的事实,所以对于儿子一直是鼓励他自己做事的。

  这事她也不瞒着。

  “你祖母让我把东西给她,她替咱们收着。我心里担心她到时候不给咱们,全部给了你宝叔叔,咱们娘俩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贾兰没李纨这么焦虑,就说:“不给不就行了,东西在园子里放着,祖母也不能强拉走。”

  “可是我也不放心,大太太和你两个婶子也不是好相与的。你也看了,这家里有几个好人啊!今日你算计我明日我算计你,要不是你年纪小,我就想和你搬出去住,唉,这真是前后狼后有虎,可怎么办?”

  贾兰想了想,说:“您不如求老太太 ,咱们也依照宝叔叔的例子,在外面买小院子。也不要大,买在一个不容易招贼的地方。到时候咱们直接搬去住着,就说我要读书,不耐烦热闹,也就不去祖父祖母跟前了。”

  李纨一听,就问:“你爹是长子,按说将来是你给你祖父祖母养老的。”

  贾兰就说:“宝叔叔都不管,我为什么要管。既然环叔叔喜欢,想继承家业,让环叔叔管吧。”

  李纨觉得这也是摆脱王夫人的一个办法。虽然心里可惜家产被贾环继承了,但是一想,自己跟着婆婆,就怕没命花,跟着她能被她折腾死!

  于是就去求老太太,说是想在在国子监那边给贾兰买个小院子,为的是将来在那边让贾兰宴请同窗方便,而且真的是小院子,和前面给男孩们分的院子大小差不多。

  在老太太看来,当个歇脚的地方罢了,实在算不上宽敞,于是就答应了,她尽管给大家分了私产,但是老太太还是有钱的,就跟李纨说:“不过是几千两银子罢了,我手里还有一些,就当是我做老祖宗的给孩子置办的,你手里的那点银子留着将来你们母子用吧。”

  李纨立即感谢。

  老太太为贾兰做的不止这些,她听李纨不断的提国子监,就和李纨说:“兰儿年纪也该开蒙了,咱们家的家学虽然好,但是我觉得这些先生们平庸了些,而且照看的孩子多,虽然尽心,但是精力有限。

  我就想着通过你姑父的关系找个有耐心且文采好的做他的蒙师,你娘家那边要是认识的有人也可以推荐啊,看看哪个先生合适,咱们送孩子去上学。我只盼着这孩子将来荣耀显达,也不枉费你青春守寡受的委屈。”

  李纨感动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再三感谢老太太。

  林如海为了这事儿还特意来了一趟,在老太太的要求下,林如海给贾兰弄到一个国子监的名额。可以说贾兰未来读书的路很顺畅,这孩子只要用心学,怎么也能考个进士。

  王夫人冷眼看着,就知道李纨求老太太出手了,也就不再催着李纨拿财货出来了,只盼着将来再谋划。

  时间很快到了十月,天气转凉,王夫人才搬完了东西,准备找个黄道吉日去新家。

  薛家也是紧赶慢赶的搬家,二房都走了,她们不走不合适了。除了王熙凤不断的催着,也有蘑菇三天两趟的带人去测量,领着人来绘图。更有贾家的人态度也轻慢了起来,再住下来就真的撕破脸了,薛家也不得不搬了。

  对外说为了娶媳妇,实际上连哄带骗的和夏家走完了订婚的过程,年底就要娶亲。

  夏家是皇商不假,在京城这地方轮不到她们抖起来,只听说薛家和贾家的关系好,四大家族的名头她们也是听过的。

  看到薛宝钗还在荣国府里住着,又说将来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婚事要办,夏家的母女没法子跑到荣国府来打听是不是实话,虽然王夫人搬家,但是二房的子女没搬走,在夏家看来,这是分产不分家,树大分枝,这一步早晚会来,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

  看荣国府分产分的平平静静,以为大房二房两老兄弟关系很和睦,二房的东西一车一车的拉,听说分的几乎和大房一样多,就更加佐证了猜测,对婚事就很爽快的答应了。

  在薛家收拾东西的时候,香菱和她母亲来老太太这里磕头。

  薛蟠一开始不答应放香菱走,但是他是个喜新厌旧的,香菱再温柔也腻了,所以薛宝钗就夸夏家的姑娘美若天仙的时候,哄着他说是免得到时候惹夏姑娘不高兴,不如现在放香菱走,省得到时候家里嫂子不欢喜,他就答应了。

  烧掉了卖身契后,香菱就是个自由身,可是家产都没有了,母女两个一个年老一个年少,就是回江南还不知道将来怎么样呢。

  老太太也不愿意放她们走,就说:“先在我们家住几年吧,过几年再找个心善的好人家,去外面做个平头娘子,把你老娘也接去,免得她孤苦无依。”

  香菱和她娘就是这样想的,母女俩个就在荣国府后面家生子住着的胡同里安家了,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一日三餐倒也平静。

  薛姨妈只能先赁了房子住着,她手里如今也没太多的钱,眼看到年底了,年底去户部交割的日子又来了,所以这时候有钱也要紧着先去户部交割的事儿。

  薛姨妈一家从荣国府的后门离开,薛姨妈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着越来越远的荣国府后门,就觉得心里五味杂陈。

  当初来的时候是从中门进来的,那时候荣国府上下都是笑脸相迎,薛家还是身价百万的大富人家。如今离开,是从后门走的,走的时候荣国府松了口气,可薛家已经元气大伤了。

  她放下帘子,满脸愁容,清晰的感觉到自家的日子是越过越薄。怎么成了这样子?

  薛宝钗送薛姨妈离开,这时候也叹口气,被莺儿扶着往大观园去。

  薛姨妈心里五味杂陈,薛宝钗比她心里想的更多,感受更复杂。

  她一步步往大观园走,路过刚刚搬空的院子,站在门口往里面看了看。想着如果放弃眼下的路子,放弃皇商资格,卖掉大部分的铺子遣散大部分的伙计,回金陵老家,像是普通商人一样安心经营,断尾求生等待机会东山再起,如何?

  这样也不是不行,甚至她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可是又不甘心,祖宗留下的皇商资格就这么没了,百万家产只剩下一半......越想越不甘心,越是不甘心就越是难受,越是难受越是不甘心......不能就这么认了,总想再拼一次。

  就在她思索的时候蘑菇来了。

  蘑菇笑着问:“薛姑姑,你还有东西没拿完吗?”

  薛宝钗看她背着手,但是背后的手里拿着长长的纸卷很显眼,就知道是图纸,挂着笑容问道:“你这就打算开始推平这处院子了?”

  “嗯!早点动工我冬天就能用了,要不然就要拖到明年了。一年又一年,我也是客,还能用几年?”

  薛宝钗无话可说,和蘑菇比起来,她是客,蘑菇是主。但是实际上,蘑菇也是客,早晚也是要走的。

  可人家是娇客,人家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她就是心有不甘也说不出来,这就是寄人篱下的苦楚,她今儿体会到了。

  她对着蘑菇点点头,扶着莺儿的手往大观园去了。

  蘑菇看着她走远,想起一个关于郭子仪的故事。

  唐朝大将郭子仪被封汾阳王,一次他闲来无事,拄着拐杖去营建王府的工地,跟一个老泥瓦匠说要把房子修的结实点。老泥瓦匠就说:“我们祖孙三代做这个的,在长安不知盖了很多府邸,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

  郭子仪从此再没有去过工地,郭子仪活着的时候郭家富贵,时逢郭子仪六十大寿,王公卿相俱来祝寿,七子八婿个个贵显,家中堆笏满床,惹人羡慕。

  然而到了郭子仪曾孙当家的时候,郭家已经没落,当初建造王府的老泥瓦匠确实用心,王府的房屋还屹立不倒,可是郭家的后人无力维持,把大部分宅邸卖给了法雄寺。

  有人来到寺中,回想起当初郭家七子八婿堆笏满床的富贵,写下了一首诗:“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年歌舞楼;四十年来车马散,古槐深巷暮蝉愁。”

  又过了三十年,郭家彻底没落,有人经过昔日的建筑前,忍不住写下来一首新诗:“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蘑菇就想长出一口气,想着荣国府第一代主人到如今,她已经是第五代人了,君子之泽,五世当斩。富贵还能延续几何?

  自己今天欢喜的建了一处跑马场,将来这里又是谁站在这里指指点点,要改建这处地方,然后会不会有人再写下一首诗?

  她生出一种站在时间里顿生渺小之感,更生出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

  一辈子该怎么过?

  也学着郭子仪那样“破虏曾轻马伏波”吗?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第302章 新起点71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同人]红楼沉浸式围观完结+番外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红楼同人]红楼沉浸式围观完结+番外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