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老祖宗 - 分卷阅读31

期的资料极多,哪怕损毁了不少,留存于世的也足够复原当时的情况了。然而,明朝初期距离这会儿都过去三百年了,很多资料不全或者内容相互矛盾等等,麻烦的事情格外多。
不过,修纂史书本来就是这样的,日复一日的枯燥工作才是明史馆的日常。比起其他翰林在三年后的散馆考核后,能够离开翰林院去别处任职,他们这些本身就是被康熙帝重组班底用来修纂明史的,除非修纂工作完成,要不然这辈子只怕就耗在这里了。
路谦倒是十分淡定,修!只要别让他造反,干啥不是干的?再苦能有造反苦?
不过,既是决定要好好干活了,自不能敷衍了事。
只这般,路谦白日里在明史馆跟着邵侍读做事,晚间回到借住的书院后,还要拉着祖宗谈天说地,聊的自然就是明朝那些事儿。
百多年前的事情都是有资料可查的,那么祖宗既是已离世百多年了,对他而言,明初的事情应该不算太久远吧?
“哼,你小子也有求我的时候?”祖宗抱着胳膊一脸的嘚瑟。
路谦沉默的看着他,前两日的催促还历历在目,眼下需要用着他了,居然还嘚瑟起来了,多神奇呢!
“您要是真不愿意告诉我,那咱也不能强鬼所难。回头要是发现《明史》与历史不符,您别跳着脚闹腾就成。”
祖宗:……
来了,这种事情终于来了。
不配合的话,《明史》只怕就成了一部污蔑大明王朝的官方读物。配合的话,他干嘛要配合鞑子修纂史书?
左右为难之下,祖宗不知道第几次气成了一个黑胖球。
“来,说吧,先从朱重八的发家史开始说。”
一句话下去,祖宗暴跳如雷:“那是明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谁允许你连名带姓的喊了?对太.祖尊重一点!”
路谦:……夭寿啦!到底是谁给赐的谥号?
最可怕的是,祖宗居然连这玩意儿都能背得出来?
不过,由此可见,祖宗对大明皇室的确是真爱了,由他口中说出来的明朝那些事儿,真实度应该是有保障的,对吧?可能要先去掉感情因素,客观的来撰写更妥当一些。
甭管怎么说,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很能耐的。就算是新建立的政权,也很少会有人去诋毁前朝的开国皇帝。大家一般诋毁的都是前朝的中后期,尤其是最末的那位亡国之君。
也因此,收集朱元璋的资料非常顺利,路谦白日里遇到什么问题,都会留到晚间询问祖宗。时间一长,祖宗索性克服了心理压力,老老实实的待在明史馆里,忍着恶心监督这些软骨头们修纂明史。
没错,祖宗认为眼下待在明史馆里的这些人都是软骨头,而真正强硬的……
“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时候,就死了。”路谦很是无奈,这是在比谁头铁吗?头铁的,坟头的草都一人高了。
祖宗很愤怒:“你还瞧不起那些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忠君之士!”
“然后他们就死了。”
“他们赤胆忠心,以身殉国!”
路谦斜眼看着祖宗,对呀,都以身殉国了,不就是死了吗?
祖宗:……
又一次成功的气跑了祖宗,好在路谦想知道的都知道了,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等以后有需要了再把祖宗给哄回来就成了。
路谦并不知道,他这个行为,有个专门的名词叫作“渣男”。有需要了甜u言蜜语,没用处了冷言冷语。
渣男,石锤了!
就在祖宗忙着憋气,路谦忙着做事时,朝廷又干了一件大事儿。
确切的说,这才是康熙帝开设博学宏词科的真正目的。
招揽贤能并不是重点,修纂明史也不过是顺带的事情,康熙帝之所以临时开设词科,为的是让那些忠于明朝的遗民士子看到清朝的诚意。
而想要让所有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士子知晓朝廷对待遗民的态度,最好的办法自是大肆宣传。
——五十鸿儒名天下。
在康熙帝的授意下,这届的科举正科彻底被盖过去了,博学宏词科以及这届所出的五十鸿儒,一时间风头无两。
京城这边倒是还好,毕竟这里本来也不是康熙帝宣传朝廷仁义的重要地点。关键是江南一带,那里才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各地都开始相传鸿儒们的事迹。在不知情的人看来,五十鸿儒的身份相当得好,有那明朝高官的后裔,也有普通江南学子,更有来自于山野之地的隐逸。
这其中,一位严姓鸿儒的事迹又被广为传播,却是因为他祖父曾任前明兵部侍郎,与清廷有着国仇家恨,却被刑部官员推荐参加词科,他本不欲前往,先是力辞,又后装病拒考,但最后还是被押送至考场。在考试时,他又只作了一首《省耕诗》便交了卷。
原本,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然而康熙帝却因惜才,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随身带个老祖宗 - 分卷阅读3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随身带个老祖宗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章节

正文卷

随身带个老祖宗章节列表在线阅读